探索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作者:陜西省楊凌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孫隨平
發布時間:2012-06-08 13:06:4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階段是進行終身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最有利時機。學生走向社會,能否繼續經常地從事體育與健康鍛煉,最根本取決于自身的終身體育意識,而一個人的體育意識的程度決定終身體育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呢?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體育與健康理論教育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室內理論課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使學生對終身體育與健康的目的、意義、作用和功能有全面的理解,增強學生體育與健康鍛煉的自覺性,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要用終身體育與健康觀培養學生的自我體育與健康意識。另外充分發揮體育媒體的宣傳作用,通過定期舉辦體育與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組織體育與健康知識競賽等活動,不斷增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并開闊眼界,增強學生的自我體育與健康意識。
二、采用多種有效方法教學
教師應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興趣、愛好并形成習慣。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要采用傳統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手法相結合。為了更好地實施終身體育與健康的觀念,可以實行“開放型”教學?!伴_放型”教學在實踐中要求教師放手、放開、放寬、放活;在思想上要求教師放心;在師生關系上要求教師講究民主,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體育與健康評價上也要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教師評價時不要只注重定量評價,應將學生的進步幅度和努力程度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考核中宜采用模糊的優、良、合格等級給學生評價。實行“開放型”教學,就是讓學生參與到目標的制訂中,讓學生參與教與學的過程。“開放型”教學的注意點是放寬和取消一些限制,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比如,準備活動可以在輕松的樂曲中讓學生分散跑,不必每次都整齊劃一地慢跑。再如跳遠的起跳點不一定強調一定要準確,跳高橫竿放置的高度不要過分地加以限制,應讓學生自由選擇。這種教學方式既考慮到了學生的個人愿望,又考慮到了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始終在輕松愉快的體育環境中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又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與健康意識的培養。
三、營造良好的體育與健康氛圍
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不僅是學生完成當前學習任務的需要,也是他們今后從事工作,取得職業成功的必備條件,也是學生畢業后適應社會的條件。中學體育與健康工作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關部門和教師要加大體育鍛煉意識的宣傳,了解高中學生的體育動態需求,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最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比如學校體育部門可以設立體育文化節,開設體育與健康選修課,普及健康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與健康活動,利用學校宣傳平臺等媒體進行活動宣傳和組織教師與學生的比賽,也可組織相關專業教師進行體育與健康知識講座、體育知識與健康競賽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體育與健康宣傳,這樣可以讓學生受到強烈的體育與健康熏陶,提高體育與健康鍛煉意識,對學生終身體育與健康意識的最終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注重學生體育與健康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終身受益。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加強學生興趣培養的同時,要注重學生體育與健康能力的培養。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體育與健身的基本方法。還應大膽放手,使學生多途徑、多渠道地培養自覺獨立地鍛煉身體的能力、積極組織和參加群體體育與健康活動的能力。同時教師在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設計上應該力求讓學生們渴望參與其中。
此外,還應開展小型群體體育比賽,讓學生體驗運動樂趣。通過體育與健康競賽去展現自我,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在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上有更高層次的發展,也促使他們能更加努力地進行體育與健康鍛煉,完善自我的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總之,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一技之長”,發展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更要激發學生體育與健康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進行體育與健康鍛煉的習慣和意識,使學生終身享受體育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