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體課件 激活語文課堂——“班班通”運用有感
作者: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南街小學 王翠紅
發布時間:2012-06-08 16:36: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程改革強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為此現在的各個學校都實行了“班班通”,讓信息技術更快更方便地服務于課堂教學?,F就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對多媒體課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點粗淺認識。
一、利用課件導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鋪設情感
在開課時展示課件圖片或情境片斷可快速吸引學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動力,有的還為下文的學習創設一種情境氛圍,為學生的情感做鋪墊,為整堂課的情感風格奠基。如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我選用十里長街送總理的課件畫面導課,讓學生感受人民萬眾一心哀悼愛戴總理的場面,引發學生對總理的緬懷之情,進一步追憶總理生前為國為民不辭勞苦,鞠躬盡瘁的事跡,這樣一條情感的主線清晰明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華水到渠成。
二、利用課件展示資料,拓寬信息
語文學習其實是獲取信息,積累知識的過程,多媒體課件的整合性較為靈活,可根據課例需要,拓展文本知識,通過網絡下載有利課堂教學的信息資料展示給學生,拓寬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如教學《長征》一詩時,我下載了有關長征的歷史資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經典片段,讓學生更透徹了解了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更有效地促進了對詩文的理解。課件多展示是文中地點、人物、作者及與文本聯系緊密的資料,既能豐富學生知識,又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利用課件摘錄語段,探究重點
語言文字的訓練、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感的體驗都要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入手,文中經典語段就是內容的載體,情感的依托,將這些語段用課件出示,標出重點語句,讓學生多談體會,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語感的有效方法,對文中重點探究的問題也可用課件出示,并用特殊標示引發學生思考探索,重點討論,會達到突破難點,生成創新的效果。如教學《釣魚的啟示》時,我將文中作者受到啟示的語段用課件展示讓學生讀中感悟,并聯系實際生活探究其所蘊含的意義,學生積極討論,將啟示中的道理和生活結合來體會,深入淺出,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利用課件演示操作,化解疑難
對于一些科普性說明文中涉及到的知識,學生僅靠讀文本內容,不易理解,尤其是對一些技術問題,用語言也不能準確說明,就需要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操作來輔助教學,具有動畫效果的演示操作,形象直觀,學生一看就明白了,原本的疑難問題頓時茅塞頓開。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學生對詹天佑創新的兩種開鑿隧道的方法和設計的人字線路總是弄不清,為了化解這一疑難,我在學習這一內容時讓學生先按自己的理解畫示意圖,再播放演示課件,畫對了的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沒畫對的學生一看也一目了然,疑難問題迎刃而解,遇到這些教學中的技術疑難問題時,巧妙運用動畫演示課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擷取經典片段利用課件演示文本內容
對于有特定時代背景的課文,要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體會課文內容,就要擷取與文本內容有關的一些影視劇的經典片段輔助課堂教學,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深受感染,引發情感共鳴,以達到體會內容,升華情感的目的。我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擷取影片《狼牙山五壯士》中五壯士跳崖的場面來輔助教學英勇跳崖這部分,學生在讀了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再觀看電影短片,五壯士的英勇豪邁氣概再現眼前,學生情緒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華,體會更為深刻,一個經典片段就可以代替老師的千言萬語,將文本內容演繹到極致。
六、利用課件拓展延伸,挖掘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體現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體現語文的人文性,最終要落實到學生如何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這就要將文本內容拓展開去,深入挖掘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鏈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在這里,用課件展示拓展內容,能更好挖掘出教學資源。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時,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領悟了道理后,用課件出示拓展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道德修養方面的名言警句,作為贈言送給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的領悟,并指引學生如何做人處事。
總之,根據不同的課例和教學需要,有機整合多媒體資源,靈活巧妙地運用課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讓課堂教學更為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