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者:陜西省華縣柳枝鎮新莊小學 邢曉婷
發布時間:2012-06-06 18:54: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精心育人,播撒愛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不僅僅是對愛在教育中重要性的 表達,更是對教育真諦的表達。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從生活上關心學生,學習上幫助學生,更重要地是從思想上愛護學生,只有耐心細致,體貼入微,使學生處處感到師情溫暖,才能使學生尊重你,愿聽你的教誨。以師愛喚醒赤子之心,真正讓學生感到:師愛,像春風般推動學生前進的帆;師愛,能給學生以動力和勇氣;師愛是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的;師愛,能使學優生加倍努力,更上一層樓,能使學困生鼓足勇氣充滿自信。班務實踐使我領悟到:愛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全部責任感的來源,它不僅能啟迪人生,催人奮進,而且能喚起覺醒,消融堅冰。
二、以身作則,早操加入隊伍跑步
作為班級的領導者,要以身帶動學生就是言傳身教,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的崇高師德,良好的學術水平和人格,潛移默化地教育啟迪著學生的心智開啟學生求知的心扉。班主任應該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給學生以榜樣和表率作用;在出操時我要求學生步伐整齊拿起精神,要成為一個有朝氣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在思想上我用最貼近的語言告訴他們:這是給自己鍛煉身體,好好鍛煉抵抗力遠離疾病;你們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好好鍛煉身體骨骼有韌性,個子也會長高。在行動上我和學生一起跑步一起做操。在我的帶動下班級的出操不用我多加管理出現在學校操場的是一個朝氣、團結、整齊的好集體。
三、用愛心去打動學生
愛能夠化解人與人之間的任何矛盾,包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立。雨果曾說過:“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一個班主任能夠面帶微笑地拍一拍學生的肩膀,再以一種誠懇的態度跟他談話,就這樣一種平常的動作,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渠道才得以溝通,消除了學生的疑慮與恐慌。一個班主任如果能將自己的愛融入集體中,那換來的是什么?是學生對班主任的愛與敬。愛是相互的,一份愛的付出,換來的將是一份愛的收獲。多與學生接觸,使師生心靈相通。特別對班中一些調皮的孩子,我們更應該用愛心去改變他們。在教學中我沒有感覺學困生是:“一竅不通”。不管什么樣的學生只有近距離接觸了才能了解他們,我經常抽時間與學困生接觸,他們得作業盡量做到面批面改,也經常給他們個別輔導舉一反三的練習,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我對他們的愛。記得有一次我騎車路過村口班里平時學習最差的楊科榮在很遠的地方看見我就敞開嗓門大聲地喊:“邢老師!”聽到傳來的聲音,我知道:她愛上我了,同時愛上學習了,那一瞬間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四、經常與學生一起活動
要實現教育的目的,更多地要依賴于個體在真實情境中的實踐體驗,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倡導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在做中真正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的。周內利用學習之余,我經常拿自己的相機給他們照相,為他們留下童年的回憶,這對農村學生來說是一種很珍貴的精神財富。照完后拿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讓他們選出自己喜歡的照片,告訴他們加洗的照片將送給學習、思想、行為都有進步的學生。我用實際的愛來營造了一個具有民主平等積極氛圍的班風。周末有時候和學生一起外出活動,記得去年4月的一個周末,我帶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去山里玩,一路來到柳枝鎮溝峪水庫下,中間便遇到一段“小插曲”。一名叫程瑞的女生,父母三年前離異,她由母親撫養可母親要養家不得不外出打工,她便和沒有老伴的外爺生活在一起,平時家里就她和爺爺兩人,由于特殊的家庭情況導致孩子自卑膽小,不愿交往。平時學習差也不講衛生經常不洗臉就來學校——沒有人愿意帶她,她孤獨地走在后面,我拉起她的手趕上了同學們,我坐下之后,并沒有批評其他同學而是列舉了程瑞平時在班里默默地替同學們灑水,擦黑板,倒垃圾還有今天一路上為同學們拿脫下的衣服背包,不辭辛苦為同學們服務的事例,而同學們卻是這樣對待她。說完之后,我離開人群,他們便展開了小聲的談論,深為自己的行為而難過,各自作了檢討。一名叫李佳欣的女生說:“不說了,咱們以后一定和程瑞一起共同進步。”聽到這話時,我看見程瑞眼里噙滿了淚水。此后她慢慢變得活潑了,也愛和同學交往了,我很欣慰,我用愛心挽救了一顆受傷的花朵。可見,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總之,抓好班級整體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主任應有強烈的獻愛精神,使學優生更優秀,學困生更進步。教師的魅力不僅來自淵博的知識,博大的愛心才是魅力的源泉,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