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改革職業教育“三電”課程教學的探討
作者: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王 欣
發布時間:2012-05-30 10:23: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本文針對職業教育中電類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重點研討如何適應形勢變化系統地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 研討 提高 融合統一 實踐
電工技術、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這三門課程,簡稱“三電”,是電類專業的必修課,在整個專業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其在當前職業教育中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分析其原因:其一,由于歷史原因,職業教育一般是沿襲大學的教學模式,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和理論的深度,忽視了職教學生的特殊性;其二,調查研究發現,職教教學中忽視了“教”對“學”的適應,沒有注意到學習者接受理解能力存在的差異,只能是“滿堂填鴨”或“我教你學” ;其三,職業教育正處于發展階段,同時大學連續擴招,致使職教生源減少,入校學生的基礎普遍較低;這就造成“三電”教學面臨的兩難境況,表現為教師費力不討好,付出了精力和時間,卻得到難以接受的教學效果——多數學生既學不懂又記不住。通過探討實踐,個人認為相應的解決有效途徑是:努力適應形勢變化,積極改革職業教育“三電”課程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深入研討當前“三電”教學面臨的新情況,對下列問題要形成共識:
1.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是什么?
2.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中如何體現?
3.現在教學模式和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需要進行哪些改進?
二、提高教育者的教學觀念和能力水平
在現今的職業教育教學中,教育者如果一味強調學生對教育者教學風格的適應,對學生成績不佳過多追究其學習態度和動機,而忽略教育者自身的“教”對“學”的主動適應,就會導致教師在調控課堂教學中的盲目性,不可能有效地發揮其主導作用的;未來的教育者不能再是知識再現型,而要成為創造教育型,不能再是單純知識灌輸型,而要成為學生顧問型,不能再是教書匠型,而要成為教育科研工作者;同時對于職業教育成果的評價不能主要憑成績論高低,而應該逐漸將對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的衡量尺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技能人才知識技能的需求會越來越高,人常說“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 教育者不但要深入研究課程,而且要廣泛涉獵聯系密切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及時關注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器件、新工藝,努力做到一專多能。
職教院校的學生需要掌握專業針對性很強的文化知識和技能,需要積極地借助“外力”,逐步走出校園,聯系社會上的生產企業,嘗試互利合作,建立校企實習參觀基地,使教學緊貼生產實際,培養的學生適合企業的需求,避免出現“閉門造車”的走彎路情況,提高了教學投入產出比,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相關課程內容的融合統一
1.課程內容的分層次
在“三電”課程的內容組織上,應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每一部分課程內容劃分為一般了解(作為常識了解大概)、牢固掌握(最重要的基本理論與應用)、擴展提高(一定難度的理論應用),例如模擬電路中的放大電路部分,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要牢固掌握,共集電極放大電路作為一般了解,而共基極放大電路作為擴展提高。
2.課程內容的分模塊
在“三電”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嘗試打破課程的界限,按內容的關聯性融合為若干獨立的教學模塊,例如(電工技術)變壓整流、(模擬電路)功放振蕩電路、(數字電路)計數譯碼電路就可組和成“數字鐘模塊”。
四、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
1.明確實踐技能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切忌盲目性。教師要明確培養目標——使畢業生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且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在“識別、檢測、使用”等三個方面形成特色。
2.根據實驗設備條件統籌安排
教師的職責在于教,只有通過教師正確清楚的操作示范與指導,學生才能主動進行研究和實驗。因為院校的實驗設備條件有限,教師在分組上必須統籌安排、全面考慮,讓所有同學都能親自動手,注意講解和操作示范相結合,啟發學生在進行實驗中去驗證思索,并及時加以指導和檢查,督促每個學生掌握基本的實踐技能。
3.實行質量監控,加強實踐考核
為了避免發生“南郭吹竽”的現象,必須實行相應的質量監控和實踐考核,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相應約束,而考核時隨機抽取學生和項目,使學生人人都得準備和應考,可以有效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4.加強與生產企業聯系
逐步建立校企實習、參觀基地,使教學緊貼生產實際,給學生創造機會,定期或經常去接觸生產實際,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學相長”是我國自古以來就一貫提倡的教學思想,實踐已經證明,沒有“包治百病”的課堂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只有不斷地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堅持因材施教、以學定教,充分調查研究,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將教學內容融合統一,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才能適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做好職業教育中“三電”課程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恒玉,唐民麗,王平均.現代“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 (03).
[2]于寶琦,于桂君.應用型本科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 2010,(02).
[3]劉海春,邢麗冬.“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專業特色教育[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03).
[4]郭宗光,齊鳳河.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