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換為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對我們現在的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對于我們中小縣城的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在英語教學中遇到了嚴重的困難。特別是“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不僅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很難進行。分析原因:由于不同地域的教學條件不同,教學效果不同,學生的兩極分化比較明顯。特別是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條件太差, 師資力量落后,造成學生升入高中后英語跟不上。要想真正做到雙領、四清、高效課堂,必須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1.關注學困生,加強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教新高一時,教師不能只教高中知識,還要適當補充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并對這些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你的教學有個適應過程,而且對他們初中所學的知識有個回顧,也給基礎薄弱的學生一次復習初中知識的機會。復習過程中,巧設課堂提問,讓好學生更自信,讓中等學生感到能學會,讓學困生感到努力學習,還有希望。這也是分層次教學的一部分,對每個學生的要求標準可以不同。但要使全體學生都能接受,都能跟上課堂節奏,每當課堂討論或練習時,應特別關注學困生,及時給予指導,使他們每節課都有收獲,消除對英語學習的畏懼,從而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2.利用課堂口語,提高學習興趣。

學習英語,要始終堅持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利用課堂口語,既營造出英語氛圍,也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課上,盡量用英語去鍛煉學生的思維,可以輔助以手勢。雖然有的學生還免不了說中式英語,不要急著糾正,還要多鼓勵!堅持一段時間,同學們就會適應的。讓學生帶著老師的激勵的語言,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同時在課外我們應該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英文歌曲比賽,英文課本劇表演,經典電影對白配音等,讓學生輕松地、愉快地感知英語的魅力,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3.加強師生互動,進行課上操練。

在新教材指導下,英語課堂不能滿堂灌,要多用啟發式、誘導式的教學方法。例如,教授單詞時,重點單詞和句型應多操練,舉出各種典型例句,和生活性強的例句,讓學生充分參與。練習閱讀時多設語境,激發學生主動想知下文內容的欲望。總之把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結合,在反復操練中,兼顧學困生,讓他們也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有效地增強課堂凝聚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增加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

課前預習能對上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是打造英語高校課堂不可或缺的環節。這個教學環節不容忽視。布置課下作業時,最好分成學習小組,利用早、晚閱讀時間,小組長可以起到督促和檢查的作用。當然,課上導入和復習也是檢查的重要一環。學生回答問題時,多鼓勵,少批評,給學生留點自尊,也就給他們留下了學習的勇氣。

總之,要多關心、關愛學困生,把他們也融入到英語學習大課堂中。只有全班的整體參與,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配合老師的教學,才能真正實現英語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