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作者:陜西省子洲二中 李長軍
發布時間:2012-05-09 18:03:2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下面就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分層教學,及時鼓勵
很多學困生在數學課上不能集中精力聽課,怎樣才能吸引學困生,讓他們也能關注課堂,認真聽課呢?一堂課時間有限,如何才能顧全大局,合理安排時間,講好例題,做好練習,這需要教師在備好課的同時也要備學生,既讓優生學有所得,又能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教師本身有著很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在教學工作中總結和提高。
二、合理利用課外時間,深入輔導學困生
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課外時間的充分有效利用是必不可少的。課外時間主要有第二課堂和晚修,由于學困生在課堂上能吸收消化的知識有限,教師若能每天堅持課外輔導學生,對學困生的促進肯定會起到積極作用。輔導時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認為課外輔導不是簡單的給個別學生重復課堂的知識,可以針對當天的課堂反饋,出一些基礎的題目讓學困生完成,然后集中對他們進行點評。
三、培養學困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成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的錯誤,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他們就能自主學習,也就可以摘掉“學困生”這頂帽子了。
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的開展,可以采取很多大學里實行的“走讀制”,即將整個年級組的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上課的內容可以形式多樣,比如可以講講數學的歷史,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可以針對某個專題集中訓練;可以講解一些數學學習方法;開展一些數學游戲;甚至可以放一些數學教育專題片。總之目的只有一個豐富學困生的感知,讓他們知道數學的作用巨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五、認真把好考試關,注意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在考試前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可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有得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比如課堂提問要適應學困生的最近發展要求,課堂板演也讓學困生一顯身手,課堂巡查要讓學困生感到學有靠山。教師要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當他們有造詣時,教師要及時激勵和確定,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只要學困生接受教師,那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還要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七、讓學困生之間相互競爭
讓數學學困生之間相互競爭關鍵是抓住學生比的心理。讓學困生之間相互競爭、互相促進、建立典范。比什么呢?比上課、比作業、比進步、比主動問問題、比積極回答問題、比學習態度的轉變、比誰對自己要求嚴格、比誰做題更積極。在班上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比”的活動,讓優生也參與進來,讓全班都來關心支持這支特殊的團隊,通過活動讓學困生團隊的成員“脫貧致富”,擺脫學習的困境。
八、發揮家長的特殊作用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教師在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當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甚至出現厭學情緒時,我們應及時聯系家長,采取家訪等的形式,與家長一起共同發現學困生的問題,共同教育學生。在家訪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當著家長的面與學生共同探討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愛。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是一樣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在教學工作中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工作,應常抓不懈,只要通過嚴格管理,積極引導,學困生終究會對數學產生興趣,而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明白:要想學好初中數學,關鍵是勤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