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光頑石方為玉——淺談班級管理
作者:漢中市漢臺區舒家營中心小學 陳佳
發布時間:2012-05-09 18:00: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堅守,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干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要做到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和學生真誠地交流,還要當好學生的表率。現就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了解學生心理
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了解學生,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施教。我在教室“種下”了心情樹,樹上長滿了心情果(代表每位師生心情的圖片)。每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心情果,快樂就掛一個笑臉,憂傷就是一個哭臉,思考就是一個平靜的臉。凡是給我班任課老師也有心情果。每天早上,我們來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心情果掛上去。這種充滿童趣又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表達方式,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成了我和學生和諧相處的連心橋,我也能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進行疏導教育,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再積極地投入到當天的學習之中。
二、奉獻愛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塑造兒童和青少年心靈的一種偉大的力量。《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特別是對性格孤僻、家境貧寒、學習有困難或身體有疾病的學生更要多加愛護和幫助。
班上曾經有個男生生性好動,經常惹事生非,課堂紀律很差,家境也困難,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在城里打工,早出晚歸,無暇顧及他。他那好滋事和霸道的品行令同學們反感、生畏,在班里連一個要好的朋友都沒有,經常考試不及格,還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情緒。我多次耐心地給他講道理,嚴慈相濟。一次,他父親因工傷住進醫院,家里無人照顧他,這期間我白天一直留他在學校吃午飯;當天氣轉涼的時候,我脫下外套讓他穿上,漸漸他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溫暖,對我產生了信任,他也認識到了自身的缺點,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從此,這個孩子各方面進步都很大,待人也很有禮貌了,常常為集體做好事,當年期中考試語、數都達到了優秀,又被大家推薦為學生干部,期末被評為“三好學生”,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市內一所重點初中,家長對老師深表感激。
實踐中我認識到:只有愛心才能使學困生為理想而揚起學習的風帆,為成功而插上飛翔的翅膀!“拋光頑石方為玉,淘盡黃沙便是金。”
三、真誠交流
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首先應該學會用誠心和耐心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難纏”的學生往往具有以下特點:學習不努力,成績較差;經常違紀,屢教不改,愛制造麻煩;逆反情緒強,缺乏合作精神。對于這樣的學生,犯了錯誤,如果劈頭蓋臉地猛烈批評,或是叫家長,亦或是采取懲罰性措施,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使他們喪失信心,變得“麻木”,更抵觸,家長怕提孩子、怕見老師,這樣的管理就很被動。班主任要能夠理解他們、信任他們、與他們平等對話,做他們成長的引路人、解惑人。努力做到“一看二慢三通過”。所謂“看”,就是了解、觀察;“慢”,就是要冷靜沉著,有耐性,不急于求成,不簡單粗暴;“通過”,就是要在感情和心理上接納他們。
四、當好表率
班主任每天都像生活在一面鏡子里,外面幾十雙敏感的眼睛都在看著你的優缺點。所以班主任要處處當好學生的表率。我經常在學生上自習課時親自拖教室地面,看見清潔區有果皮紙屑親自撿拾,久而久之,他們都養成了愛清潔的好習慣。這些都是表率作用的影響。所以說“身教重于言教。”作為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注重自身的言行,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通過努力,我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生品行好,得到了領導好評、家長信賴、學生喜歡,我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我努力追求著這樣一個樸素的愿望:讓我帶過的學生都有一種幸福感,讓他們感到,在我班上的日子,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驕傲的,也是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我一直欣賞這樣一句話:“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樂無窮。"也讓學生感受到:“得大道恩師而學之,樂在其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在三尺講臺上,我放飛的是一個個希望,收獲的是無數的甜蜜。正如著名詩人泰戈爾所說:“花的事業是芳香的,果的事業是甜蜜的,還是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它默默奉獻給大地無盡的蔥蘢”。為了花的嬌艷,為了果的芬芳,我甘愿做這一片綠葉。
總之,班主任工作既平凡,又不容易。要像圓規找準自己的立足點,來完成自己的使命;還要像火車頭,身拖重負而又不能越軌;更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