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作者:陜西省興平市南郊高級中學 楊瑩
發布時間:2012-05-09 18:13: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學的思想和發展的眼光去重視這項改革,更新觀念,加強學習,把握好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方向。新課程標準賦予了中學物理教師新的工作內涵和要求,作為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者,我們必須盡快在各方面加以轉變,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一、教師要加強自身對新知識的“充電”
新教材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們過去習慣于條條框框,甚至所謂的教學經驗,常常想的是如何將一節課講完,課后是大量的做題,來檢測掌握情況,再回到分數如何,搞得很累,成效不一定大。若不加強學習將會束縛自己的手腳,加強學習是搞好新教材教學的需要。且不說先進的教學理論,探求物理知識的發展過程,有些物理背景知識,名人軼事等,牽涉到物理史和科學史的需要學習,就是知識性的問題都需要重新學習。如新教材結構體系發生了變化,其內容新穎,圖文并茂,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可讀性強,給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覺。新教材還在知識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排版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學家的知識背景簡介、插圖等新內容,使學生開闊視野,又顯活潑,貼近生活,理論聯系實際。高一的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今后無論是教好物理還是學好物理,都必須拓展知識面,關注生活中的物理。選修教材中有一些內容對我們教師來說更是比較陌生,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之前學好這些內容。還有新教材突出體現了物理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課件的制作,科學計算器和各種物理教育技術平臺的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這些都是我們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近年來一些物理刊物也在討論這些問題,說明有很多新知識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學習,以適應課堂改革的需要。
二、教師教學時要以人為本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已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師的工作應該是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要充分給予學生相互合作學習的空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交流、研討、相互幫助,促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輕松掌握知識,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教師應該在如何促進學生學習上下功夫,促使學生敢于自己去動手、去體驗、探究研討,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所以當新課改推行以后,教師就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努力做到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合理教學評價
自古以來教學都離不開評價,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學生通過對學習任務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維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以個人成果的形式出現,這時學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認知結構,但還不完善,必須加以評價。在評價方法上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對學生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物理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物理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因此合理的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在教師角色的重塑過程中,教師應正確認識自己在新課程下的角色定位,不斷進行角色轉換,角色適應,角色調整。21世紀的教師工作不僅僅是付出和奉獻,而是要在每一節課都得到生命創造的滿足,發現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歡愉,體驗成功的喜悅,使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在教育活動中得到體現和延伸。正如課程專家所說的,新課程將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教師將與學生一起隨課程的發展而發展。在新課改的路上,肯定還會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物理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挖掘新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成為新課程標準下的合格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