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要求減輕學生的負擔,那么我們教師該怎么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率?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和學習我總結出一點自己的感悟:優化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效率。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疑問入手,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

一、從學生的角度去想:要想課堂變得高效,老師一定要給予普遍的關注。

1.用微笑、和藹的目光交流來流露你的關注。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產生一種心電感應,“看,老師在看著我呢!”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從老師關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讓他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一樣的重要。

2.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會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生他都有優于別人的地方,那老師就一定要找到欣賞、夸獎的理由,找到欣賞、夸獎的方向,找到欣賞、夸獎的那些“點”。找到他的哪怕是一點點的積極性,一點點的學習的熱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這一點點的積極性、一點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用提問和回答問題來傳達你的關注。在一節課上教師是否提問,學生的踴躍回答你是否關注,教師是否允許學生的自我做答等等,我們的學生是非常地看重這些不經意的允許的!其實藏在背后的是學生的那種被認可感,是一種被承認的需要。

4.用鼓勵、贊揚、打破他固有思想的形式表現你的關注。當一個學生表現得沒有積極性,否認自己的積極性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把他原來的思路打斷,充分地去認同他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給他更多的贊揚和鼓勵,同時還要給他更多的機會。你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再有自卑,膽怯的想法和行為,讓他們盡力地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風采和魅力。這時,你的課堂效率就會自然上去的。

二、從老師的角度去想:要想課堂變得高效,老師對課堂一定要有創新。

1.在興趣中輔導,讓課堂變得生動。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是創造才能的催化劑。其實從我們老師的角度看,可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教材中學生感興趣的語言,課堂中插入電教媒體等手段,改變學習形式等,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讓課堂變得高效。

2.在懷疑中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我們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在合作中學習,讓課堂變得融洽。以“小組合作”“多邊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創設學生之間互學互補互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個性差異互補,使他們在合作中競爭,在交流中發展,通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同時也把課堂延伸到課外。

三、從教法的角度想: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

1.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尊嚴的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信心,讓他們感覺到師生是平等的。“自信的人是最美麗的人”,如果學生對自己沒有自信,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很壞、很笨,那就沒有效率可言了。學生在什么時候學習最有效呢?在教師認為他很好,父母認為他很好,同學也認為他很好,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很不錯時,這個時候他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2.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在課堂里,應該讓學生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如果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活力,甚至消沉、憂慮、緊張,高效的課堂是無從建立的。這里的輕松不是說讓他們隨心所欲,而是讓他們在張和弛的有效結合中,輕松地掌握知識和學習的內容。

3.創設讓所有學生賞心悅目的教學環境。可以把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有利于改變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環境煥然一新。如:由教師參加,為教材配套編寫制作Flash多媒體教學課件。這些課件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效果。

以上是我多年來簡單的一些課堂感悟,我希望讓我們在有限的40分鐘內,減負與效率并重,我的一些想法可能不全面,可能也有些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希望大家給我更多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