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師已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角,而是全體學生。這就給我們所有授課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如何在新的教學環境下,利用好有效的課堂45分鐘,開展教學,使得學生既快又好地學會新知識?根據我平時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問題教學法”不失為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下面就以我在高中數學必修2中的一堂新課的教學案例進行說明.

新科題目: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一.新課引入:

在前幾堂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那么如何證明直線和平面平行呢?(提問學生后教師給予總結)要證明直線和平面平行,只需要在平面中找到一條與該直線平行的直線即可。即可由線線平行證明線面平行。(提問)如何判定直線和平面垂直呢?(學生表情迷茫,教師順勢揭示本堂課的主題)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堂課要研究的課題。(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教師走到教室門口反復打開門并移動位置讓學生觀察后提問)門與墻面的交線和地面是什么關系?(這時學生很容易回答出垂直關系。繼續提問)為什么該直線和地面具有垂直關系呢?(教師引導)提問:門在移動過程中門與墻的交線和門與地面的每一條交線有什么關系?(學生容易回答出結論)順勢解決本堂課的第一個知識目標:

1.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這就給出了證明線面垂直的一個辦法。(提問)這個辦法我們能否在具體問題中進行應用?(學生經過思考后會回答)不行。(提問)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難點在“任意一條”。那么如何能找到一個更好的辦法呢?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以下活動:下面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白紙,要求:不準使用道具和撕壞紙張,使得這張白紙直立在桌面上?(學生嘗試,教師巡查并進行個別指導。)最后學生會發現:只需將這張紙隨便沿著平行于邊緣線的任何一條線折一下,就可以使得這張紙直立在桌面上。(提問)為什么此時紙張能直立于桌面呢?(學生回答:因為折疊線垂直于被折成的兩條相交直線)由此可見,要說明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垂直,只需在平面內找到兩條相交直線與該直線垂直即可。(學生帶著成功的喜悅)教師順便解決本節課的第二個知識目標:

2.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教師適時對定理中的關鍵字眼進行提示,學生便可很快掌握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后面的教學環節就不一一列出了。從最后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對本節知識掌握得很扎實,以至于過很長一段時間后學生仍記憶猶新。

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法不失為在新課教學活動中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首先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課的濃厚興趣。因為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提問會主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積極思維過程中,在激勵作用的重復、積累中,培養起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通過解決問題過程,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問題,這正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徑。再次,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知識,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興趣,通過解決問題,使他們不但回顧了過去學習的知識,而且能將書本中的知識聯系到生活實際當中,從而培養了他們平時肯動腦善于動腦的好習慣,擯棄了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提高了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另外,問題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分析、概括、表達等諸方面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創新思維的形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在課堂陳述、說服他人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表達等能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法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且也是新課程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體現的一個非常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