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科普知識有關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請問有些醫院陸續開設學習困難門診,還有拒絕上學門診等這些專業。如何評價這一現象?什么樣的病情需要到這類門診去就診?

對此,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主任醫師吳仁容表示,學習困難與厭學門診、拒學門診的開設體現了醫學界對兒童青少年成長困境的一個回應。通過“學習困難”或“拒絕上學”等通俗化的名稱,可以讓家長更積極和更有針對性地帶孩子就診。學習困難和厭學拒學門診整合了兒童精神科、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專業資源,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找出問題的根源,并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干預。

吳仁容介紹,兒童青少年的學習困難和厭學拒學可能與發展性問題有關,也可能是精神心理問題。發展性問題,包括青春期的情緒波動,短期的學習動力不足導致的學習困難,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優化家庭氛圍、改善學習環境等方式得到緩解,也建議家長用輕松的對話代替催促嘮叨埋怨,營造寬松包容的家庭氛圍,與孩子共同商定學習計劃,激發他內在的學習動力。同時要合理安排業余活動。還有一類是精神心理問題導致的,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或情緒障礙等引起的學習困難,如果孩子長期表現出學習困難、曠課逃學,甚至因此休學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存在潛在的精神心理問題。

吳仁容舉例說,“我曾接診過一個9歲的孩子,他從小聰明活潑,但是上課容易分心,到了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老師和家長都對他寄予厚望,但頻繁的批評和學習壓力使他逐漸抗拒上學,甚至出現一上學就頭疼、惡心、腹痛。最終他們來到了學習困難門診,通過專業的評估,診斷為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隨后孩子接受了系統的治療。一個月之后,孩子重新返回校園,并重新有了學習的興趣。在此,我們呼吁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既要警惕潛在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也不應將兒童青少年的發展性問題過度醫學化。”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