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研團隊揭示塔里木盆地水文氣候變化歷史
作者:張梅
發布時間:2025-02-14 10:46:54 來源:陜西日報
2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黃土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聯合國內外學者,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過去8000年的水文氣候變化歷史過程。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雜志旗下的《通訊—地球與環境》。該研究結果有助于揭示氣候變化在不同地理區域間的傳播和演變規律,為共建“一帶一路”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區域氣候合作共贏。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博士舒培仙介紹,塔里木盆地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所在地。該地區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氣候極為干旱,其水文氣候變化的歷史一直備受關注。科研人員借助高精度測年技術,結合中昆侖山高分辨率黃土記錄中的粒度、地化元素和同位素等多種氣候代用指標,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塔里木盆地過去8000年的水文氣候變化歷史過程進行重建。該研究揭示出軌道尺度的太陽輻射強度和溫度梯度驅動的大氣環流,尤其是西風急流的經向位移及其與亞洲夏季風的相互作用,在塔里木盆地長期氣候演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西風急流軸的北移可能加劇塔里木盆地及周邊地區的干旱狀況。同時,強烈的夏季風水汽擴展至亞洲內陸,將進一步增加極端降水事件和洪水風險。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和嶗山實驗室科技創新等項目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