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來鄭州求職,憑借面試通知截圖就可以在青年人才驛站免費入住7天。據紅星新聞報道,隨著春節后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陸續開始,多地推出了為求職者提供住宿的政策。除了鄭州,深圳、寧波、常德,以及湖北的武漢、宜昌、襄陽等地目前都推出了畢業生求職免費住7天的舉措,而在珠海、福州、贛州甚至推出了最長可享受一年免費住宿的舉措。

從免費住7天到免費住一年,各地優惠政策力度雖有不同,但都是盡自己所能為年輕人求職提供便利,體現了城市對青年的關懷和吸引人才的誠意。為異地找工作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臨時落腳之地,的確解決了不少人的求職顧慮。

對學生一族來說,到另一座城市面試求職,路費和住宿費加起來,并不算一筆小開支。很多時候,他們在求職當天未必能鎖定心儀的工作,而連住數日的經濟成本又比較高,一些手頭并不寬裕的人才,就會因此壓縮停留時長,錯過其他就業機會。

而當城市為求職青年提供免費住所后,他們在求職時就不必因經濟顧慮“來去匆匆”,可以更加從容地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與用人單位進行多輪溝通,更充分地了解彼此。而且,如今不少年輕人在選擇工作崗位時,除了對工作內容、前景本身的考量,也會考慮到所在城市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如果能低成本在一個地方“試住”一段時間,求職者也會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氣候特點、基礎設施建設、風土人情等,從而判斷與自己是否“合拍”。

近幾年,很多地方面向求職創業者推出的青年人才之家、人才驛站等,不僅能切實解決現實痛點,讓人才真切感受到當地引才留才的政策誠意,也有潛力成為一個個暖心的青年社區,為年輕人提供更精細化的求職創業服務。

比如,當地可以推出面向外來求職者的城市推介會,讓年輕人對這座陌生城市的產業發展、未來前景等有更直觀的了解,并注重收集年輕人求職時普遍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加強部門聯動,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同時,基于入住者的所在行業和求職偏好等,可以嘗試在社區內組織小型招聘會,使本地企業和人才實現更精準的對接。通過在青年社區中組織求職技巧培訓、創業交流活動等,也能為年輕人的事業起步階段提供更多助力。某種程度上,這些細致入微的服務過程,也是培養人才對一個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過程。

青年對于地方長期發展的意義不言自明,近些年,地方“搶人大戰”政策頻出,除了為求職者提供住宿,不少地方還在落戶補貼、創業扶持等方面“斥巨資”投入。這些政策能否產生實效,關鍵在于它們是否解決真問題,真正看見青年所需,站在人才視角上提供貼心服務。

說到底,人才與一座城最理想的相處模式,就是彼此包容、共同成長的“雙向奔赴”。當地方政策真正解決年輕人在此發展的急難愁盼問題,在為他們提供發揮自身所長的廣闊平臺的同時,著力創造更加青年友好的生活環境,使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此落戶扎根,年輕人自然也會用腳投票,為城市發展打開更多可能。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