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樂齡志愿者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參觀“連珠合璧重光來——全國博物館教育成果邀請展”,開展“樂齡時光 博物致知”文化活動。

“連珠合璧重光來——全國博物館教育成果邀請展”緊扣博物館教育主題,系統梳理過去十年我國博物館社會教育發展進程,是國內首個全國性博物館教育成果邀請展。在展廳里,以圖片展出、實物陳列、音頻視頻、數字展示、互動體驗、療愈空間和文化創意等方式清晰地展示了我國新時代博物館教育發展所作出的努力與取得的重要成果。最吸引樂齡志愿者的是志愿者工作展示區,這里陳列了近10年來我國博物館志愿者工作的各種證件、活動資料、簽到本、培訓手冊、志愿者馬甲等珍貴物品,它們見證了博物館志愿者服務事業的成長與壯大。這些物品不僅記錄了志愿者們的工作歷程,更展現了他們對文化傳承的執著與堅守。在參觀過程中,樂齡志愿者們更是被這些展品深深吸引,他們或駐足觀看展板上的文字與圖片,或輕聲交流著彼此的感受與體會。他們本身就是博物館志愿服務工作的親歷者,此刻站在這些充滿回憶的展品面前,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身影和那些難忘的服務瞬間。對于他們來說,每一件陳列品都像是一個故事的縮影,承載著歲月的記憶和個人成長的足跡。樂齡志愿者周老師停在了一張老照片前,那是10年前的一次活動開幕式的合影。她說:“看,那就是我,那時候我還很年輕呢!”志愿者李老師則被游客留言本吸引住了目光,他仔細觀看著留言內容感嘆道:“每一次觀眾對我們的鼓勵,都是我們繼續這份志愿服務工作的最大動力。”

參觀完展覽后,樂齡志愿者紛紛圍坐在一起,開始交流起志愿工作的經歷和感受。有人談到了如何引導孩子們了解歷史文物的重要性,有人分享了與游客互動時的趣事,還有人講述了他們在培訓中學習到的新知識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化傳承的意義和價值。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