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平時實驗操作和參加科學探究實踐活動等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納入理化生等實驗操作”……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其中,實踐強化實驗教學、將實驗等探究實踐納入評價體系等要求備受關注。

科學實驗是科學教育和科技實踐的基本方式。一方面,實驗是驗證理論知識的手段,通過實驗教學,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理論,形成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的能力;另一方面,實驗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當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物理現象真真切切地呈現在青少年眼前,科學的種子就在下一代心里萌芽生長。

實驗教學是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重要教學內容,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有關部門和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始終重視實驗教學。例如,2019年11月,教育部出臺《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方向和路徑,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具體舉措。

然而,相比理論教學,一些中小學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力度仍有待增強。有的學校沒有專門的實驗室,有的學校缺乏專業的實驗教學指導老師。更多時候,盡管學校按照相關標準配備了實驗室和設備,但實驗課開設不足、實驗室利用率低,學生掌握實驗技能不熟練,實驗教學只停留在“蜻蜓點水”的程度。

盡管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到了大學以后,有更多機會走進實驗室、開展實驗操作,但中小學階段實驗教學缺失帶來的問題不可小覷。比如,有的學生雖然理論課學得不錯,但動手能力缺乏鍛煉,到了大學就可能無法適應學習科研節奏;有的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但因為沒有展示這方面潛力的契機,就可能影響學習的自信心。

扭轉實驗教學不受重視的局面,強化評價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教育部此次提出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意味著學校開展實驗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乃至升學。這一舉措無疑能“倒逼”學校重視實驗教學,投入更多資源用于實驗室建設,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體驗科學的樂趣。

當然,在強調實驗納入評價體系的同時,也要注意“補欠賬”。現實中,部分中小學開展實驗教學的能力仍然存在短板。此前,廣東省政協委員邱玲通過調研粵東西北近百所學校,發現上述地區中學理化生實驗教學仍存在課程實施不全面、硬件建設、師資建設和資源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類似情況,在全國不少鄉村偏遠地區可能同樣存在。

這就意味著,在強化實驗評價的同時,也要更加周到地考慮實際情況。各地不妨以《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為契機,加大實驗教學的資源投入,并精細化地做好教育資源分配,從整體上加強不同學校的科學教育基礎設施與環境建設。在制定有關評價方案時,不宜給學校、家長和學生帶來更多焦慮,而是通過強化實驗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樂趣、學習的快樂。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