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省校外培訓機構的告知書
發布時間:2025-01-22 17:00:14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全省各校外培訓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全省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絕大多數校外培訓機構主動配合監管工作、積極落實政策要求,展現了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在此,真誠地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2025年寒假即將來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向各校外培訓機構及從業人員發出如下提醒。
一、開展培訓必須具備辦學資質。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主管部門前置審核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并登記獲得《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后,方可開展培訓。機構在籌設期內不得招生,不得以正在申請辦證為由招攬學員。校外培訓機構須全部納入全國校外培訓機構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網址:https://xwpx.eduyun.cn/)管理,按平臺要求完成各項工作,并通過平臺進行售課、消課等,統一接受國家監管。
二、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辦學行為。校外培訓機構要持續強化內部管理,遵守相關規定。一要規范信息公示,在培訓場所顯著位置對證照信息、教師資質、課程信息、收費標準、退費規定等進行公示。二要規范收費行為,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要指導家長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進行選課、繳費,并與家長簽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三要規范宣傳行為,不得在主流媒體及其新媒體、網絡平臺以及公共場所、居民區等線上線下空間刊登、播發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廣告,不得發布各種夸大培訓效果、誤導公眾教育觀念、制造家長焦慮的違法違規廣告。四要規范人員管理,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所有從業人員入職前要進行資格把關和準入查詢,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等,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不得組織各類違法違規培訓。根據“雙減”政策有關規定,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間,均禁止以各種名義組織學科類培訓。寒假期間,全省各級校外培訓機構監管部門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未經審批擅自開展校外培訓、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違規收取培訓費用、違規發布廣告、中小學在職教師進行有償補課等違法違規培訓行為。
四、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校外培訓機構要把學員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配齊消防安全設施,暢通消防通道,制定完善疏散逃生等應急預案。寒假期間至少開展1次安全自查自糾,營業期間每2小時開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定期開展安全教育、疏散演練等,確保培訓場所消防安全。存在場地、設施、消防等安全隱患的機構應立即停業整改,切實保障學員生命安全。
陜西省鼓勵各類校外培訓機構采用“先學后付”收費模式提供培訓服務。希望廣大校外培訓機構及從業人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按照“雙減”有關要求規范培訓行為,誠信經營,良性發展,以安全、優質的服務贏得家長、學生的信任。無證辦學的機構應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營造規范有序的教育培訓生態。
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陜西省體育局陜西省消防救援總隊
2025年1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