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潼關縣教體局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五育”融合新模式,努力構建縣域特色“五育”融合育人體系。

一是以德育為先,培育家國情懷。在堅持德育為先的基礎上,各學校積極推進“五育”并舉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日常行為的養成教育,學校緊緊圍繞校訓“求真、求善、求美、求健”主線,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各學校堅持以學生管理自主化、德育課程化、德育活動精品化、心理輔導常態化“四化”為抓手,不斷強化和創新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載體,積極開展各類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等主題教育,引導學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品行高尚、情趣高雅、氣質高貴的新時代好少年。

二是以智育為重,培育內涵素養。各學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努力提升課程、課堂質量,形成了以學生綜合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智育體系。通過進一步激發全校師生的閱讀興趣,養成每日讀書的好習慣。教師為學生們制定了閱讀計劃,讓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各個班級推選“閱讀之星”“智慧之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每學期開展“讀書分享會”活動,促進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開展有趣的小制作與小發明活動,開發學生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是以體育為基,培育強健體魄。各學校始終堅持以“健全體魄、強化技能、增長情趣、鍛造心靈”為目標,組織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學生既是活動的實際參與者,也是活動的最終受益人,并嚴格按“體育計劃”開齊開足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趣味運動會、年級廣播操比賽、籃球賽、排球賽等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和社團活動,讓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是堅毅的品格。

四是以美育為要,培育高雅情趣。以美育人,將藝術素養融入成長基因。通過書法、美術、音樂等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形成自身對美的理解。學校為學生提供各式美術用品、音樂器材,讓學生能夠發掘天賦,而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也能讓學生覺得教育不是單一枯燥的,而是豐富多彩的,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及審美情趣。學校通過長期實踐,學校逐步形成了特色學生活動體系,學生們在活動中交流互通,多元文化、多元才藝爭相綻放。

五是以勞育為本,培育感恩情懷。各學校以勞動教育培樹時代新人。積極推進學生勞動教育工作,明確班級室內、室外衛生區,食堂就餐自主管理,進一步落實班級崗位責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布置家庭勞動任務時,政務處要及時檢查反饋勞動任務的完成情況,把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同時通過加強勞動教育,使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尊重勞動,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以啟智,動以潤心,通過雙手讓校園環境更美,讓勞動不斷促進進步,以勞樹人,以勞樹德。

下一步,潼關縣教體局將繼續指導各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全面系統地打造學校育人環境,促進學校的均衡、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