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潼關縣教體局緊緊圍繞“拓寬五育實施路徑,推動五育融合發展”主題,立足課程建設、教學教研、教師發展、家校共育、多元評價五項支撐,強根本、重實效、促提升,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科學育人體系,促進全縣教育教學內涵發展。

一是聚焦立德樹人,突出德育創新發展。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素養、法治意識、文化素養為重點,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認真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中,組建了大思政課一體化工作模式,引導各課教師拓展育人途徑,豐富德育內容,探索并實施案例式、體驗式、互動式多元化的教學新方法,組織德育創新案例評選、思政“優質課”評選、德育工作“大練兵、大比武、大展示”競比活動。

二是聚焦啟智潤心,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發展規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深化教學改革,推動育人方式和教學方法多元化變革。把智育教育重點確定為培養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信息素養,以大單元、大觀念為主線,重構課程框架,以課堂評價改革促進學生更高質量的整體性學習。同時,引導學生在實踐參與和生活實際問題解決中建構大觀念,從整體上將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的學習內容、多個方面的學習過程和多個方面的素養發展真正融合起來,形成教師圍繞全面發展而教、學生圍繞全面發展而學的育人新樣態。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推進了“書香校園”建設。

三是聚焦陽光體育,抓牢學生健康管理。全面推進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最美大課間活動,不斷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學校每年舉辦不少于一次的田徑運動會,組建體育興趣小組、社團,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常規課余訓練和體育競賽。持續關注師生心理健康,構建教育教學、心理健康篩查、心理輔導、危機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從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心理預警干預、“五項”管理等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人格。各學校制定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實行“人人都是心理教師”的全員參與模式,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四是聚焦美學素養,開展藝術特色教育。立足本地實際,把美育的重點確定為培養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堅持將美育融入教育全過程、貫穿中小幼全學段、滲透家校社各方面,構建“中小幼全銜接、課內外全結合、家校社全參與”的美育模式,形成“師生崇尚美、學校提升美、家庭重視美、社會倡導美”的大美育格局。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品以畫敘事、以畫普法,內容涵蓋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讓法律條文變得鮮活起來。加大藝術課程建設力度,組建學生藝術社團、建立藝術興趣活動小組,積極開展校內藝術活動,舉行全縣“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校園歌曲大賽,倡導引領學生藝術特長發展,構建新時代學校美育體系。

五是聚焦勞動育人,推廣綜合實踐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家庭勞動、集體勞動、農耕勞動一體化課程,貫通中小幼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開展創造性、合作性勞動的能力和勞動習慣的養成。加大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劃和實施,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和勞動周,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鼓勵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結合學校實際開發校本特色課程,巧用校園“邊邊角角”,健全研學旅行機制和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激發學生參加研學實踐活動的能動力。

下一步,潼關縣教體局將持續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進一步拓寬“五育”實施路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機制,推動“五育”更加融合,探索更具縣域特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