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結束,家長會是重頭戲之一。如何開好家長會呢?這里有一些方法可供老師們學習借鑒,和小編一起來看——

家長會前,要做哪些準備?

制作邀請函

老師們可以根據班級風格,設計具有本班特色的邀請函。或者邀請孩子們一起來制作邀請函,這樣的邀請函可是獨一無二的。

規劃流程

確定清晰的會議流程,涵蓋開場致辭、成績分析、學生表現展示、家長互動、結束總結等環節,并精準規劃各環節時間,保證家長會高效有序進行。

整理成績

梳理學生本學期成績數據,制作直觀圖表,呈現進退步情況,使家長能快速了解孩子學業狀況。

收集資料

收集學生日常作業、活動照片,剪輯課堂精彩瞬間的小視頻,全方位展示孩子在校狀態。

布置班級環境

在環境布置上,以簡潔、清爽為主。老師們可以在教室門口布置一個活動展板、簽到桌、紙筆、鮮花等,讓每位家長都有被重視的感覺。

準備發言稿

除了以上物質上的準備,老師自身也要做好準備,整理好與期末家長會有關的內容,比如班級情況、學生表現、假期安全等。

5個“代替”可以有效實現家校共育

通俗語言代替專業術語

家長會上,老師的語言要通俗易懂,避免過多專業術語,用直白、形象的話語解釋教育理念與學生問題。注意在描述學生問題時,不要用復雜的學術詞匯,比如像 “學習動機不足”可以換成 “對學習提不起勁”,確保家長一聽就懂。

講故事代替講道理

家長到學校參加家長會,是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所以,如果老師能夠在講話中增加一些真實發生在學生之間的故事,相信家長都會認真地傾聽。這些故事可以由班主任講,也可以讓科任老師或學生自己來講,其實,最了解班級日常管理情況的就是學生自己,由學生匯報班級的各項活動情況,學生講得開心,家長聽得也開心。

發“紅包”代替傳統成績單

家長會上,老師不妨嘗試用溫暖的“紅包”代替傳統成績單。“紅包”中不僅可以裝著成績單,還可以有班主任給家長的一封信,同學、小組、班干部的個性評語,以及科任老師的祝福語等。發“紅包”這種方式,既避免了發成績單時的小尷尬,又巧妙地把家長的注意力轉移到幫助孩子假期增值上來。

變換地點代替單一教室

家長會通常都是在教室里召開,如果條件允許,老師可以嘗試把家長會的召開地點多樣化,把家長會開得有溫度、有生機。有時在圖書館里,家長們來一場專門的讀書交流會;有時在休閑的長廊上,家長們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下暢所欲言……

全員個性獎代替單一成績評價

學期結束時,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收獲,在家長會上,老師可以用全員獲獎的方式對孩子們進行多元評價,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找到開家長會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召開家長會是進行家校合作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老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期末開一場別開生面有意義的家長會給這個學期畫個完美的句號吧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