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克扣幾毛錢:校園餐不容如此“薅羊毛”
作者:任冠青
發布時間:2025-01-08 21:20:28 來源: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
“蠅貪蟻腐”的危害性不容小覷。
“幾塊錢的餐費也要收回扣,‘一毛錢’都不放過。”近日,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第一集《懲治蠅貪蟻腐》播出,披露了一起校園餐微腐敗典型案例——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小學校園餐回扣腐敗案。
專題片內容顯示,自2008年起,吉林省高爾夫餐飲管理公司為第七小學配餐。當時,該校執行的校園餐費標準是每人每餐8元,涉事餐飲管理公司為同學校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同負責此項工作的時任校長、后勤主任達成約定,每餐8元里給兩人各一毛錢回扣。2014年,校園餐費漲到了每人每餐12元,回扣也增加到了每人每餐三毛錢。
每餐克扣幾毛錢,這樣的“微腐敗”看似不起眼,但全校幾百個學生每餐都扣,日積月累下來不是小數目。經查,從2010年至2019年,該公司從校園餐費里克扣了70余萬元用于單位行賄,其中時任后勤主任戚世國一人就收受23萬余元。
校園餐事關學生健康成長,當配餐公司將更多精力用在“打通關系”,且一旦搞定“關鍵人物”就不必擔心長期合作問題時,又怎么會將足夠的心思放在提升校園餐品質、改善營養搭配等“本職”工作上呢?企業難免有“利潤最大化”的沖動,如果沒有淘汰壓力,供餐公司很可能不顧餐品質量和衛生標準,對校園餐“糊弄著做”。
這一點,通過該校整改后的情形可以佐證。據悉,如今第七小學已通過家長委員會投票,選出了新的配餐企業,每日菜單都會發給家長,并通過明廚亮灶公示系統,讓家長可以實時監督配餐過程。同樣是人均12元的校園餐費,但新公司的飯菜數量、品種更多,餐品質量也更好。這一結果,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此前供餐企業很可能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近些年,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心術不正者從學生口中“奪食”的亂象。國家審計2023年度“經濟體檢”報告披露,2021年至2023年8月,在被重點審計的13省159縣中,有66個縣挪用了19.51億元的學生營養餐補助資金,用于償還地方債務和其他支出。
2024年,國家監委督促有關部門首次摸清全國中小學食堂及供餐情況等底數,指導各級監察機關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此外,國家監委還針對審計發現問題督辦12起典型案件,指導各地立案查處414人,督促66個縣整改擠占挪用營養餐資金等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
克扣學生伙食費危及孩子的健康,直接侵害了學生和家長的利益,也沖擊著家?;バ诺幕?。不難想象,當家長知道每月為孩子繳納的餐費長期被人“薅羊毛”,本來的把關者反成“放水者”時,心中會作何感想。
“蠅貪蟻腐”的危害性不容小覷,此類基層亂象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關系到每個人的幸福感、獲得感。直擊引發民眾吐槽、不滿的不正之風,嚴厲懲治相關亂象、將監管之網織得更密更細,事關民生,更牽動著民心。
以校園餐被“揩油”一事為例,除了及時揪出覬覦餐費的“碩鼠”,也要補上監管制度的漏洞,讓每一筆錢的來源去向全程曬在陽光之下,消除暗中挪用的空間。明廚亮灶、定時發布菜單等形式,可以讓家長更方便地進行監督,對餐品質量心中有數。此外,還有必要設立合理的退出機制,切實保障學生和家長對偷工減料餐品說“不”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