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張云軻(右)指導蒲城縣堯山鎮翔村九年制學校的學生組裝機器人(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當青春與志愿服務相遇相伴時,青春就變得更加絢麗。

在陜西,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務中書寫精彩人生,在奉獻中定位青春的方向,以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讓青春在志愿服務中閃光。如今,陜西青年志愿者注冊人數超320萬,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服務時長超4100萬小時。在團省委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在志愿服務中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青春故事。

■ 為殘障人士托起“穩穩的幸?!?/p>

走出家門,到醫院掛號、繳費、取藥等,這些在健全人看來普普通通的事,對視障人士而言卻處處是挑戰。

在陜西省人民醫院,有這樣一群青年志愿者,他們選擇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幫助視障人士發現病情、及時就醫、安全用藥,累計服務視障人士萬余名。

2024年12月31日,陜西省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郭振軍特地來到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朱雀大街的康正盲人按摩店,為盲人按摩師提供流感防治、上門送藥、健康咨詢等義診服務。

這樣的志愿服務,已成為郭振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2018年,郭振軍就關注到了視障人士用藥困難的問題。于是,他和醫院的其他志愿者一起創新研發了便攜式盲文打印機、盲人用藥提醒設備,參與編寫了盲人專用的藥學科普書籍。之后,他們還與阿里健康合作,進行說明書適老化改造,讓老年人和視障人士可以打開淘寶或支付寶掃描藥盒上的追溯碼,在點擊“藥品說明”后,通過“大號字”顯示和語音播報功能,看見、聽見藥品說明書的信息。

2024年,由郭振軍負責的“我是你的眼”盲人全流程健康管理志愿服務項目,獲得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斑@一志愿服務包含健康科普、體檢建檔、醫院陪診、藥品配送、療效評估等流程,就是為了讓視障人士敢看病、方便看病。”郭振軍說,他希望更多的人成為關愛視障人士的“眼睛”,為他們的生活帶去愛與希望。

長期以來,陜西青年志愿者通過優質高效、專業精準的助殘志愿服務,為殘障人士托起“穩穩的幸?!?。

■ 給鄉村孩子點燃“科技夢”

“我想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一雙翅膀,與他們攜手一起進步、一起成長。”1月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張云軻說。

2024年9月,22歲的張云軻懷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來到蒲城縣堯山鎮翔村九年制學校,擔任數學、科學、體育老師。

除了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張云軻還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所學的通信工程專業優勢,并結合通俗易懂的教學,讓“科普進課堂”成為常態。

張云軻將用塑料瓶組裝的氣壓式噴水火箭帶到教室,講解“水火箭”的發射原理,點燃了學生的“科技夢”;面對學生提出“‘1+1’有沒有可能等于其他數字”的疑問,他科普了二進制計數法,帶著學生算出了“1+1=10”的結果,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得知學生對少兒編程和機器人很感興趣,他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帶領學生領略編程的魅力,并與支教團成員帶著學校的8名學生,參加2024年陜西省“筑夢杯”關心下一代科普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大賽陜西省選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經過4個多月的支教,我變得更加耐心和細心,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張云軻說,他相信,這次支教會讓他終生難忘。

一支支教團就是一把火炬,一位支教老師就是一?;鸱N。三秦大地上,一批批青年志愿者的接力服務,照亮了鄉村孩子前行的道路。

■ 讓傳統文化“潮起來”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陜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青年志愿者通過多種形式,讓厚重的傳統文化“活起來”“潮起來”。西安翻譯學院大二學生高繼宏就是其中一員。

“如果你在中小學看到孩子們有的扮演李白,有的扮演杜甫,搖頭晃腦地背誦著古詩,并回答音樂、歷史、數學等題目‘闖關’,千萬不要驚訝。這可能是他們通過《長安奇遇》系列兒童劇本殺,穿越回長安探險解謎了。”1月2日,高繼宏笑著說。

2023年9月,在共青團西安市委和西安翻譯學院團委的指導下,長安奇遇——創新文化宣傳新方式志愿服務項目正式啟動,吸引了該校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的100余名志愿者。他們以古代長安為背景,創作兼具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兒童劇本殺,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截至目前,西安翻譯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共創作出內容涵蓋西安美食、歷史文物、古代建筑、古絲綢之路文化、紅色文化5大類共108套劇本,并深入西安市15所中小學開展志愿活動?!拔覀兿M⒆觽兡軌蛲ㄟ^角色扮演,在沉浸式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弊鳛轫椖堪l起人,高繼宏表示,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是他們志愿服務的動力,再苦再累都值得。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