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發季 家長必知的防護指南
作者:?王小燕
發布時間:2025-01-03 20:20:04 來源:陜西日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近期呼吸道傳染病呈上升趨勢,其中,流感病毒陽性率顯著上升,門急診流感樣病例遠超其他病原體。今天這份防護指南請您收好。
流感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感。根據病毒核蛋白及基質蛋白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甲、乙、丙、丁四大類。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包括人、豬、馬、狗、禽類和海豹等多種動物,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可引起世界范圍內的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和海豹,可引起季節性流行,也可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丙型流感病毒感染人和豬,多以散發病例形式出現;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豬、牛等,尚未發現感染人。
流感如何傳播
流感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近距離密切接觸可發生有限傳播。
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樣嗎
流感和普通感冒雖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狀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表現為上呼吸道局部癥狀重,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嗓子痛,合并細菌感染時會有扁桃體炎。全身癥狀輕,發熱少見,一般3—5天就會好轉。
而流感表現為全身癥狀重,局部癥狀輕。發熱程度比較高,可升到39℃以上,還會有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佳、乏力、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表現。如果繼發下呼吸道感染,還會出現咳嗽等癥狀。
孩子得了流感是啥癥狀
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2—4天。一般健康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現為輕型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癥狀為發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還會伴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出現惡心、嘔吐、腹瀉,且消化道癥狀多于成人;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新生兒更加少見,一旦患流感容易出現肺炎及膿毒癥表現,還有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癥狀;2歲以下兒童是發生流感并發癥的高危人群,常見并發癥有中耳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及胃腸道癥狀。
如何早期識別孩子是否得了流感
在流感流行季節,如果兒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腹瀉、嘔吐等癥狀,加上周圍出現有類似癥狀患者時,需要注意患流感的可能。
在非流感流行季節,如果周圍有人確診流感,或與已知在流感暴發區域近期活動者密切接觸過,具有基礎疾病或免疫抑制狀態的兒童,以上3種情況突然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如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也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得了流感。
如何做好防護工作
1.勤洗手。尤其是當孩子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或污染的表面后要及時清潔雙手。
2.注意咳嗽禮儀,佩戴口罩。不僅是孩子,每一位家庭成員在咳嗽時要用干凈的手絹或紙巾,或衣袖遮蓋口鼻,使用紙巾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將其丟棄在指定垃圾箱中,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傳播風險。
3.飲食起居要注意。要保證孩子睡眠充足休息充分,多飲水,且選擇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餐食。
4.開窗通風。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潔地面進行消毒,保持地面干爽。
5.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議所有6月齡以上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接種。未接種流感疫苗或未獲得最佳免疫力且有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可選擇流感暴露后48小時內進行藥物預防。
中招后該如何應對
多休息,多飲水,清淡飲食,及時就醫,建議在48小時內啟動抗病毒治療,這可有效降低患兒并發癥發生的風險。目前臨床常用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和血凝素抑制劑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主要有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RNA聚合酶抑制劑主要包括瑪巴洛沙韋等。兒童流感首選神經氨酸酶抑制劑,5歲以上患兒也可以選用RNA聚合酶抑制劑治療。
流感期間,合理用藥很重要,切勿盲目私自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規范用藥,防止藥物引起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