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捏捏”,無論被捏成什么形狀,最后都能復原;直播間里,“烏龜盲袋對對碰”,21.9元“拍1拆9”,最后也許能帶回家好幾十只夜光小“烏龜”玩偶;組裝“微縮小屋”,場景逼真,造型精致,一點點“裝修”出理想中的房間,讓人很上癮……近兩年,五花八門的“解壓神器”受到青少年甚至兒童的追捧。那么,這些“神器”真的具有解壓作用嗎?孩子們真的需要這些“神器”來解壓嗎?

現象1

初中生買“捏捏樂” 一個月花費上千元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特別愛玩‘捏捏’,她說捏著很解壓。4歲的孩子有這么大壓力嗎?”前段時間,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的發帖說出了不少家長的心里話。

“捏捏”,又叫“捏捏樂”,是一種硅膠材質的回彈玩具,其造型有動物、食物、卡通形象等,因為可愛的外觀、鮮艷的色彩和綿軟的手感受到兒童、青少年的喜愛。最重要的是,無論怎么被揉捏、擠壓,“捏捏樂”都能慢慢恢復原來的形狀。

肖娜的女兒今年5歲半,“捏齡”已有半年。她告訴記者,女兒第一次玩“捏捏樂”,是跟同學借的。那天放學的時候,女兒就一直念叨著自己也想買,于是肖娜帶著女兒到文具店買了兩個?!皫讐K錢一個,也不是什么過分的要求,我就滿足了她?!毙つ茸聊ブ]想到,從那之后,女兒就經常讓她帶著去買“捏捏樂”。肖娜問過女兒,為什么這么喜歡玩“捏捏樂”。“她跟我說,這個能解壓?!毙つ扔行┛扌Σ坏?,“一個5歲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壓力、解壓又是怎么回事兒嗎?”

記者注意到,“捏捏樂”線上銷售十分火爆。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多家銷售“捏捏樂”的電商銷售量高達幾萬件,有的甚至超過10萬件。線下實體店,“捏捏樂”也吸引了許多孩子的目光。海淀區文慧園路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大量“捏捏樂”擺放在店門口最顯眼的位置;北三環中路輔路附近一家文具禮品店,解壓類玩具也被集中擺放,放學時間,不時有學生進店選購商品,大多數孩子路過都會上手捏一下。

“大家都有零花錢,我周圍玩‘捏捏樂’的同學大部分一個星期花50塊左右吧,也有特別喜歡的,一個月能買一兩千塊錢。”初三學生小瑞說。記者也在某社交平臺上注意到,不少顯示為初中生、高中生的網友發帖留言,稱熱衷于買“捏捏樂”。“本初二生4個月買了6k+(6000多元)”“初升高正是需要解壓的年紀,3個月快5k(5000),還有一堆沒發貨。”

現象2

直播間里拆盲袋 攢了一屋子“烏龜”玩偶

“烏龜盲袋對對碰,18.9元,拍一拆九”“許愿顏色,碰上再送兩包”……“烏龜盲袋對對碰”是現在網絡直播平臺上非常流行的盲袋游戲。盲袋外包裝都一樣的,每個里邊裝了一只樹脂小烏龜,賣家通常會設置不同價位的套餐,比如“9.9元4包,13.9元6包”等。消費者先購買數包盲袋,并許愿一種顏色,下單后,直播間的主播現場開袋,如果有和消費者許愿顏色一樣的,或是有兩只相同顏色的烏龜碰上了對,則加送一次開袋的機會,繼續與此前沒有對碰的烏龜組合,直到沒有對碰為止。最終,所有拆開的盲袋都歸消費者所有。

“真的挺‘上頭’的,沒一會兒就下了好幾單?!眲⑴康暮⒆咏衲晟狭昙墸罱陨狭诉@種盲盒游戲,每天晚上寫完作業,或是周末休息,就要拉著劉女士在直播間一起“開烏龜”。“開始我也只是好奇,結果開了幾單之后連我也有點上癮,有時候一晚上能開出幾十只烏龜?!眲⑴空f,現在家里已經攢了許多小烏龜,孩子還在惦記著到潮玩集市的線下實體店現場“開盲袋”。

社交平臺上,有網友曬出家中的烏龜“祖孫四代”;還有網友分享的照片中,大大小小的烏龜擺滿了半個陽臺,據稱有二三百只。

現象3

組裝“DIY小屋” 孩子說特別“治愈”

長30厘米、寬25厘米、高22厘米的一座中式庭院模型,院中有拱橋涼亭、綠樹流水,房間中桌椅、床榻、書柜、茶臺一應俱全,整個模型雖然小巧,卻十分精致、逼真。模型中的每一件家具、零件,還都需要自己對著圖紙組裝拼接上。最近,這種叫作“DIY小屋”的手工拼裝模型也很受青少年的喜愛。

記者注意到,這種“DIY小屋”模型通常有許多主題場景,咖啡廳、漢堡店、面包店、酒吧、公園,或是家中的起居室、書房、餐廳、廚房等,有些還是成套銷售的,一個主題下有9個或12個不同的場景。

高一學生文文很喜歡組裝這種模型,“有些復雜的場景還挺不好拼的,但是這個過程讓我覺得放松,拼這個的時候不用想別的,而且拼完了很有成就感,特別‘治愈’?!蔽奈恼f。

文文的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從小就喜歡拼圖和樂高這類玩具,這類玩具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開發空間感,“當然,她現在這個年紀可能就只是放松心情了,但也很好啊,比一天到晚盯著電子產品強多了。”

家長擔憂

到底是在解壓還是讓人成癮

無論是解壓玩具,還是直播間開盲袋游戲,這些五花八門的解壓方式備受兒童、青少年的歡迎,但是許多家長對此表示擔心。

“一方面是質量問題,很多‘捏捏樂’的質量都太一般了?!毙つ日f,給孩子買過很多種類的“捏捏樂”,有從實體店買的,也有網購的,“有的一打開包裝就是特別刺鼻的香精味,還有那些網店號稱博主手作的,一個透明袋封著就來了,標簽都沒有,這算不算‘三無’產品?”

家長更關心的問題是,這些解壓玩具真的能起到解壓的作用嗎?會不會反而給孩子們帶來不好的影響?

徐女士的孩子今年8歲,有一次給孩子整理書包時發現了一個能打針的“捏捏樂”,就是用類似注射器的東西給“捏捏樂”打氣?!澳莻€注射器還挺逼真,但我覺得不安全,而且扎個針就解壓了?那孩子會不會拿著針扎自己、扎同學?這種引導不太好?!?/p>

劉女士則擔心孩子沉迷于開盲袋無法自拔,“連大人都很難自控,更何況是孩子呢?”與劉女士的擔憂類似,一位媽媽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本來想著讓孩子解解壓也挺好,適當放松一下,但現在感覺孩子成癮了,每天就惦記著看直播、開盲袋,“這不是又成了新的心理問題了嗎?花了不少錢不說,還影響到學習了。”

專家觀點

玩具解壓的效果因人而異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艾夢瑤表示,類似“捏捏樂”、按壓板、史萊姆這類減壓玩具,可以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但是效果因人而異。

“所謂減壓玩具,通常是通過手指的接觸、拉伸、擠壓、揉捏等一系列物理動作反饋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等化學物質,從而達到一種即時的滿足感,起到降低壓力的效果?!卑瑝衄幷f,一方面,這些玩具利用轉移注意力的原理,讓孩子們沉浸在玩游戲的體驗中,可以暫時從緊張焦慮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忘卻煩惱和壓力;另一方面,減壓玩具本身色彩鮮艷、外觀可愛,還有糯嘰嘰的手感,都有可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通過把玩這些‘彈性物’能產生舒適感,可以起到一定的減壓效果?!钡枰⒁獾氖?,減壓玩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轉移注意力,效果因人而異。而且,這些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家長要注意鑒別和甄選。

北京市海淀區伍月青少年事務發展中心主任宋璞喆認為,類似“烏龜對對碰”的盲袋游戲會吸引孩子,也是因為盲袋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刺激感,“其實和大人總是想要開出盲盒隱藏款有些類似,是一種期待中獎的心理?!倍恳淮纬晒Α皩ε觥保睦砩暇偷玫搅艘淮螡M足,就更上癮。至于“DIY小屋”這類玩具,相對“捏捏樂”、開盲盒更類似于傳統益智玩具,在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也確實鍛煉了專注力。

對于當下這些五花八門的解壓方式、解壓玩具,宋璞喆認為,應當理性看待?!氨热绗F在的烏龜盲盒,其實和‘80后’‘90后’小時候那種幾塊錢一次的泡沫盒抽獎、吃干脆面集人物卡,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形式變了而已?!彼舞眴凑f,這種游戲、玩具的存在,不是絕對的壞事,但是要掌握好度,可以作為兒童、青少年的一種娛樂方式,但不要過度沉迷。

緩解壓力首先要找到壓力源

艾夢瑤認為,想要為孩子緩解壓力,關鍵是要幫孩子找到壓力的來源。首先,可以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梳理一下孩子目前的壓力源,并逐一拿紙寫下來,一條條寫得越細越好,跟孩子一起想辦法逐一分析和解決,“幫助孩子真正學會解決壓力的辦法,才是緩解壓力最有效的方式。”

同時,運動也是緩解壓力非常有效的方法。戶外運動及室內有氧運動相結合,可以幫助孩子們釋放多巴胺,增加體內的“快樂因子”,從而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耙部梢越柚恍p壓的音頻、視頻,緩解當前的壓力和緊張感?!卑瑝衄幷f,如果孩子面臨比較大的困難和壓力,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幫助。

“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走出家門,多去戶外活動,哪怕只是散步,都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方式?!彼舞眴凑f。

在宋璞喆看來,兒童、青少年喜歡玩這些解壓玩具,有些并非出于“減壓”需求,而是“社交需求”?!巴瑢W、小伙伴們都在玩,這些玩具可以讓孩子們之間有共同語言,建立友誼,互動交流,也是環境對孩子們產生了影響。”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