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潼關縣教體局以“清廉文化進校園”為抓手,立足廉潔教育工作特色化,全面落實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意見要求,高質量推進校園廉潔文化建設,以“1234”廉潔教育工作模式,有力營造教師廉潔從教、學生廉潔修身的良好校園氛圍。

找準一個核心,明確廉潔教育理念。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發揮廉潔文化育人功能,堅持將“為人師表,清風校園”作為廉潔教育的核心理念,結合教師教育特色,聚焦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分層次、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廉潔教育,推動廉潔教育與理論武裝、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相融合,努力做到“全方位”發力、“全過程”育人,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思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廉潔教育成效不斷顯現。

突出兩大主體,把準廉潔教育對象。一是突出教師隊伍,深化廉潔教育,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樹立廉潔從教的典范。學校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通過教師評價考核和聘用使用中實行違反師德“一票否決制”,制定《潼關縣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負面清單及處理辦法》,將師德師風納入教師工作考核、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的考評體系。建立典型案例警示制度和師德師風定期通報制度,與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把廉潔教育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促進廣大教師清廉從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二是突出學生群體,開展廉潔教育,培養學生廉潔意識,筑牢道德根基,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明確教育重點和主題,分類型引導教育。主要對新生進行校紀校規基礎性教育,對畢業生強化廉潔自律教育等。在此基礎上,學校積極開展廉潔主題團(隊)日活動,促進所有學生不斷增強廉潔文化認同感、提高廉潔自律意識,以廉育人、以廉潤心。同時,學校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助力廉潔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成風化人。

深扎三個課堂,筑牢廉潔教育陣地。一是融入第一課堂。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也是開展廉潔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以課堂教學、專題學習等形式,將廉潔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內容當中,加強課程思政的廉潔元素建設,積極推進廉潔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切實發揮好課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內涵,強化廉潔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在教學中滲透敬廉崇潔內容,把廉潔文化的精髓要義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廉潔滋養。二是創新第二課堂。學校深入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打造“潤心話語”等廉潔文化教育,帶動校園廉潔文化全域深化,開展”清廉故事我來講“等主題教育活動,持續擦亮具有較大影響力、鮮明辨識度的校園廉潔文化品牌,持續推動廉潔教育走新入心。三是開拓社會課堂。將廉潔文化融入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讓廉潔文化進校園,開展“紅色文化在我心中”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前往烈士陵園、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完善四項機制,夯實廉潔教育基礎。一是健全領導工作機制,主動謀劃、積極作為,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相關部門發揮優勢、各展所長,廣大教師、學生積極支持和參與的廉潔文化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同時強化責任擔當,細化工作措施,制定《廉潔文化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精心部署,狠抓落實。二是強化責任監督機制,推動建立局黨委全面監督的工作體系,出臺《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實施方案》,形成完備有效的監督體系。三是創新廉潔文化研究機制。學校進一步提煉地域紅色文化中蘊含的廉潔理念,深入挖掘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推動清廉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清廉文化進校園為主線,舉辦清廉校園專題講座,搭建清廉文化建設交流平臺,總結先進典型的經驗和做法,為廉潔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四是完善廉潔教育長效機制。建立廉潔教育目標管理、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制定廉潔教育考核管理辦法,定期對廉潔教育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推動廉潔教育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