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安康高質量發展,12月2日,“科教賦能·攜手共贏”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走進安康助力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安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據了解,近年來安康市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局,支撐科技強省建設。秦創原富硒產業創新聚集區效能初顯,依托“一心五區”空間布局,匯聚高企41家、科小85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9個,承擔聚集區“四鏈”融合項目29項,位居全省聚集區前列。創新主體實現翻倍增長,通過自主實施科技型企業“五大工程”(落地、登高、升規、晉位、上市),近三年高企和科小年均增速分別達到54.06%、43.8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進展,新納入2家醫療衛生機構(市中心醫院和市中醫醫院)參與“三項改革”試點,安康學院、安康市農科院2家“三項改革”試點示范單位已單列管理299項專利成果,轉化科技成果60項,向成果完成人兌付轉化收益251.82萬元。

同時,安康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培樹“德潤安康”教育品牌,創新“四高”聯動機制,深化校地融合,推動創新“關鍵變量”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特別在教育發展方面,高校學科建設形成突破,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教育公共服務和教育質量滿意度持續提升,“學有所教”加快向“學有優教”邁進。

“近年來,安康市在省內外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及有關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深入推進校地合作、院地協作,形成了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開創了科教賦能安康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安康市委書記武文罡在大會上希望各位專家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與安康開展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大空間合作,助力更多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安康市委、市政府也將提供更加靈活管用的政策、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積極推動更多合作成果在安康生根落地。

省科技廳廳長姜建春、省教育廳副廳長申雪峰、省衛健委副主任余立平在大會上鼓勵廣大與會單位和科研人員多到安康調研走訪、合作對接、貢獻力量,并表示將持續聚焦安康重點產業鏈發展需求,通過項目、平臺、人才團隊等多維度支持措施,不斷推動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院士張濤介紹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國際國內態勢和中省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他表示,將充分發揮團隊優勢,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各位專家一起攜手為安康產業發展破題獻策。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先鋒、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袁浩、西安體育學院校長李富生、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院長李亞軍分別代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作了發言。中國農業科學院任茂智研究員、武漢理工大學蹇守衛教授、西安工程大學祝雙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張杰教授、陜西科技大學陳景文教授、深圳大學技術轉化中心魏興華主任分別代表科技創新團隊就重點產業鏈科技合作發布了科技成果。

此次大會有11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參加,會上集中揭牌了4個創新平臺,簽約了14項校地校企合作協議、21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