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其中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提供托育服務”。此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也提出:“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

托育服務對于減輕家庭嬰幼兒照護壓力、提升生育意愿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托育服務行業人才現狀如何?面對群眾的托育服務需求,如何加快托育人才培養?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需求旺盛但人才不足

3000余平方米的寬闊面積,設有動物探秘、語言繪本等互動區……近期,北京市首家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在朝陽區揭牌成立。作為朝陽區首家社區托育點,該中心建有114個托位,設有托大班、托小班和乳兒班。對打算重返職場的寶媽筱倩來說,這個開在家旁邊的公立普惠示范性托育機構,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嬰幼兒的托育需求增長迅速。從家庭支付能力、社會期待和國家政策導向來看,普惠優質成為當前托育服務發展的趨勢。

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王松華表示,從我國托育服務發展實踐來看,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和相關支持政策仍有待加強?!斑\營成本難降、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都是當前制約普惠托育的重要因素。其中,托育人才短缺是一個關鍵性的制約因素?!?/p>

“短缺”首先體現在數量上:目前全國托育服務保育人員約為50萬,而根據預測2025年的需求量將達到120萬,供需缺口明顯。更重要的是培養質量問題,集中體現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短缺?!巴杏ぷ餍枰显缙诮逃?、嬰幼兒保健、營養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松華說。

“整體來看,現有的人力資源存量和供給能力難以有效滿足托育服務快速發展的需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高丙成說。

職前職后培養均需發力

從人才培養路徑來看,目前,托育人才培養主要依托學歷教育和職后繼續教育。在王松華看來,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具有專業優勢,是托育人才培養的基礎性途徑,但也存在產教融合不足、職前培養和職后融通銜接不足等問題。

今年暑期,在參加完當地教育局和蘇州技師學院聯合舉辦的保教培訓后,江蘇蘇州工業園區華林幼兒園教師沈怡淳順利考取了高級保育師證。

這個學期,沈怡淳所在的幼兒園開辦了托育班,為周邊居民提供嬰幼兒入托服務。通過兩個月的工作,沈怡淳發現,“托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無論是對幼兒個體化的照料,還是制訂教育計劃,都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作為一種更加靈活的培養方式,職后技能培訓針對已入職人員開展專項技能提升和職業素養培育,能夠快速響應行業實際需求。

“當前,這兩種路徑都在發揮作用。”王松華表示,當前,我國現代托育服務體系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考慮到當前的人才缺口現狀,職后技能培訓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將發揮不可替代的補充作用,仍需采取“雙輪驅動”的培養模式。

協同打造高質量托育服務體系

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托育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當前,托育服務質量良莠不齊,不敢托、不放心的現象較為普遍,“家庭送托難”與“機構收托不足”問題并存。對此,王松華表示,打造高質量的托育服務體系,需要一支德技并重的托育人才隊伍。

在上海開放大學,學校以職業道德提升為核心,構建起托育崗前職后一體化的課程,通過“職業規范”“職業責任”“人文素養”等課程,引導托育從業人員成為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敬畏心的“呵護者”。

在培養之外,當前,由于工作強度高、責任大、待遇低、崗位晉升通道缺乏等原因,托育行業客觀上對人才吸引力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托育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對此,高丙成表示,要注重多方協同,加強保障,認真落實托育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統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不斷增強從業者的歸屬感和滿意度,更好托舉“幼有善育”的民生期待。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