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潼關縣各學校立足新時代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強化體育與健康課程管理,創建多彩紛呈的體育社團,舉辦陽光體育賽事,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將“健康第一”的理念落細落地,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一是優化課程體系,讓學生動起來。通過教育教學常規視導監督,確保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設置要求落實體育與健康課。聚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每位學生基本掌握1—2項運動技能,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與技能。依托課后服務,組建籃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等多彩紛呈的體育社團,學生參與率達95%,教師參與率達97%。為有效促進體教融合向前發展,各學校把每天晨跑、早操、大課間體育鍛煉等活動納入課程表,充分保證學生在校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

二是推進活動常態化,讓氛圍濃起來。打造“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熱度,助推體教融合長效發展、體藝活動普及發展。通過舉行以“助推五育融合·勞動創造未來”為主題的勞動教育實踐技能競賽。開展普及型陽光體育運動,充分營造“人人有項目、天天有運動、常年有活動”的良好氛圍。各中小學校開展合唱、書畫等比賽,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和全面發展。

三是挖掘特色活動,讓品牌亮起來。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增強承受挫折、調控情緒、疏解壓力的能力。開展“一校一特色”做好課后服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體強心,積極推進校園“三大球”活動,大力開展縣域中小學體育運動會,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深入挖掘校園跳繩、棋類、毽球等傳統體育項目,擦亮品牌,讓活動更具吸引力。

下一步,潼關縣教體局將持續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齊開足陽光體育活動課程,最大可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實現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