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青少年為算法所“困”
作者:楊鑫宇
發布時間:2024-11-27 15:45: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央網信辦等4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對網絡平臺不當使用算法導致的亂象“亮劍”。在該通知中,有關部門點出了同質化推送營造“信息繭房”、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并明確提出“算法導向正確”“算法公平公正”“算法公開透明”“算法自主可控”“算法責任落實”等方面的工作目標。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算法在網絡生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資訊、視頻類平臺上,算法可根據用戶行為習慣推送特定內容;在社交媒體中,算法則能通過繪制用戶畫像,使網民“人以群分”。對一名互聯網用戶而言,從“看什么”“聽什么”到“聊什么”“買什么”,不論是被動接受信息,還是主動作出決策,處處都可能受到算法的影響。
算法技術的普及應用,在為互聯網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人被技術控制”的隱憂。這次“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正是為了聚焦網民關切,確保“技術向善”,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互聯網深度介入當代青少年群體的成長過程。他們平時在網上接觸、瀏覽哪些內容,如何與同齡人交流互動,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念、知識譜系、性格特質。只有為算法劃清邊界,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效能,并盡可能減少“副作用”,才能為青少年用戶營造出一片安全、開闊、精彩、干凈的“清朗”天空。
其中,算法營造“信息繭房”,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盡管在沒有算法的情況下,個體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陷入“信息繭房”,但算法頻繁向用戶推薦其偏好的內容,顯然加劇了這一問題。青少年長期被同質化信息包圍,會導致其視野變窄、思維受限。平臺提升推送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是拆除“信息繭房”最直接的手段。
算法高強度推送同質化、強刺激性的內容,還會造成用戶沉迷、上癮。面對短視頻、直播等平臺的“算法攻勢”,許多成年人尚且無力抵抗,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更易喪失自制力,虛擲大把時光。對此,有關部門在這次行動中明確提出“嚴禁推送高度同質化內容誘導用戶沉迷”?;ヂ摼W的魅力,從來不在于讓人沉迷、上癮,而是體現在給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選擇。
除了深入整治“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問題,一些互聯網企業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一些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榜單排序規則操縱榜單、炒作熱點的行為,同樣可能對青少年權益和健康成長帶來危害。在此基礎上,互聯網行業也應對其設計和應用算法的思路有更深層次的反思,扭轉一味迎合用戶偏好,使用戶趨于極化的傾向。
技術沒有善惡,但應用技術、管控技術的方式,必然存在正誤之分、高下之別,直接決定著一項技術究竟是“向善”還是“作惡”。當前,互聯網平臺運用算法為用戶推薦內容時,不時會推薦一些質量低劣、存在事實性錯誤或價值觀偏差的內容,甚至是違法有害信息,對用戶造成誤導,讓青少年掉進“內容陷阱”。在進行平臺治理、優化算法的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向上向善的價值原則,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從而充分發揮技術的正向價值。
如今,“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已經展開,社會各界不妨積極參與共建共治,一同為規范算法應用生態出一分力。對關注青少年權益的人而言,這項事業的意義無疑更加重大。相信隨著相關治理工作不斷深化,不當應用算法導致的亂象將得到有效遏制,算法技術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