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桃李 耕耘綻芳華——記全國模范教師魏頔
發布時間:2024-11-27 11:00:05 來源:陜西日報
11月20日,魏頔在學校帶領學生開展技能大賽電子商務沙盤模擬經營演練。
一頭利落的短發、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話輕聲細語是不少人對魏頔的第一印象。
魏頔是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經常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至今已在一線教學崗位默默耕耘19載。她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專心科研,還利用課余時間帶學生參加比賽、直播推薦農產品。為了這些,她放棄多個假期。
多年來,魏頔憑借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贏得一片好評,先后獲得學校優秀教師、陜西省技術能手、陜西省師德標兵、陜西省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今年10月下旬,省教育廳發布了2024年陜西地區的“全國模范教師”名單,魏頔是全省唯一入選的職業院校教師。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在我看來,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材施教很有必要。”11月19日,魏頔告訴記者,她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進度,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不同教學環節,建立“傳、幫、帶、練”四級培優機制,探索出“遞進式”、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我們通過組織高年級的優秀學生向低年級學生傳授學習經驗;有獲獎經歷、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帶頭學;學生之間相互幫著學,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開展大量練習等形式,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魏頔笑著說。
在魏頔的精心栽培下,一批批德技并修的優秀學子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翹楚。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園丁,魏頔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在課堂上,魏頔將思政元素融入電子商務教學,探索出“五步四維三遞進”的思政育人模式。“我們把課程教學分為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估5個步驟,從查實情、守誠信、懂經營、擅分析4個維度提升學生分析商務數據的能力。”魏頔說。
“魏老師上課時,經常用革命先輩、大國工匠的故事教育我們要當誠實守信、善于分析的人。這讓我們對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大二學生段立研說。
以賽促學,讓學生愛上學習
魏頔深知,電子商務課程注重實踐,僅教授書本知識遠遠不夠。電子商務內容十分繁雜,要讓學生能上手,還要做熟練絕非易事。
有一次,魏頔路過校園的公告欄時,發現上面張貼著一張職業技能比賽的選手招募令。“可以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方式,讓學生學以致用!”魏頔說。
在此之前,魏頔所在的經濟管理學院只有很少的學生參加過比賽,獲獎的人寥寥無幾。
于是,魏頔緊盯各項全國相關賽事,放棄不少休息時間,帶領電子商務班的學生一遍遍進行模擬比賽練習。“今年9月的一天,我們一起進行電子商務沙盤模擬經營比賽,結束時已是深夜。結束后,魏老師還耐心地給我們幾名同學答疑,忙完已經接近凌晨1點。”談及魏老師的敬業,電子商務專業大三學生任蕊絢心生敬佩,“這樣忘我地工作,是魏老師的常態。”
“前期學習書本知識時,我對電子商務只有淺顯的認識。”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冠軍、電子商務專業大三學生李娜說,“魏老師帶著我一路從模擬練習走到全國比賽。我一遍遍練習、一遍遍糾正之前的錯誤,逐漸了解到網店推廣、網店運營的精髓和奧妙,也真正愛上了這門課。”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5年,魏頔指導的競賽團隊在國家級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中斬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8項;在省級比賽中更是收獲頗豐,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獎項58項,包括一等獎15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5項。
把論文“寫”在三秦大地上
在投身教學科研的同時,魏頔不忘深入田間地頭,用自己的力量帶動鄉村發展。
興平市趙村鎮小田村的趙麗是受益者之一。“多虧了魏老師,我們廠里的辣椒現在銷售十分火爆,在市面上供不應求。”趙麗說。
原來,為了創業,趙麗利用自家種植辣椒的優勢,在老家投資工廠生產油潑辣子。盡管質優價廉,可是銷路不暢,產品總是滯銷。
有一次,趙麗去市區進行助農培訓時認識了魏頔。“在魏老師的幫助下,我在抖音、淘寶等平臺開通了賬號,學習線上銷售技巧。”趙麗回憶,自那之后,產品一下子打開了銷路。僅3年時間,銷售額就增長了3000多萬元。
如今,趙麗成了一名網絡達人,抖音粉絲數量從幾十漲至10萬多。“我現在成了網友眼里的帶貨老師,經常有網友讓我分享網絡銷售的經驗和心得。”趙麗自豪地說。
4年來,魏頔已經在陜西17個縣(市、區)舉辦了160余次短視頻與直播營銷的培訓,吸引近萬人現場聽課,讓不少農戶實現增收致富。“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帶領學生把論文‘寫’在三秦大地上,是我作為教師的‘科研成果’。”魏頔說。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魏頔十幾年如一日地勤奮工作,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孜孜不倦。”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予東說,“接下來,我們會號召學校全體教師以魏頔為榜樣,堅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打造一支品德好、業務精、素質高的‘職業教育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