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學生在汗水中享受運動樂趣;穩步提升競技體育水平,體育人才建設有肥沃的成長土壤;創新開展體育賽事活動,校園體育文化綻放耀眼光芒……近年來,榆林市橫山區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堅持五育并舉,立足青少年實際,積極探索體育工作新模式,推動校內校外協同發展,搭建體育競技平臺,打造體育特色品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健壯體魄和健康心靈,走出了一條體教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橫山區第二中學千人老腰鼓課間操

—— 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近年來,橫山區各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規范課程設置,強化學校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嚴禁學校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每天開展好“兩操一活動”,著力保障學生體育鍛煉時間達標。同時,圍繞課程目標和運動項目特點,精選教學素材,豐富教學資源,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體育技能,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結合“雙減”政策落實,根據體育特色和學生實際需求,以提質增效為出發點,充分借助專業師資力量,開設體操、圍棋、足球、羽毛球、排球、韻律操、武術、腰鼓等一系列體育特色課后服務項目,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潛能。其中,橫山區第八幼兒園、職教中心、第六小學的橫山老腰鼓社團曾多次參加大型演出,不僅有效傳承了非遺文化,孩子們也體會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得到社會廣泛贊譽。橫山區第二中學編排了一套2400人橫山老腰鼓操,學校邀請了區文化館老師結合橫山老腰鼓經典動作精心改編,將其納入課間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橫山老腰鼓這一非遺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

橫山區中小學生運動會圍棋比賽現場

——穩步提升競技體育水平。橫山區積極推進青少年競技體育發展,加強全區體育人才建設,通過體育后備人才“選星計劃”,發現奧體苗子,讓更多體育人才得到展示才能、發現天賦和發光發熱的機會。2023年,該區從國省冠軍退役運動員中公開招聘專業體育教師11名,不斷加強專業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設立“奧體班”試點3個,分別設在橫山區第五小學、橫山區第二中學、橫山中學,“奧體班”招生納入學校招生計劃,并在全區范圍內提前發布招生相關信息進行組織實施。在橫山區第五小學體操訓練館,一個個嬌小的身影,伴隨著教練員的口令聲,在高低杠、吊環、鞍馬上一遍又一遍重復著訓練動作。體操訓練館按照項目器材,劃分了不同的訓練區域。體操是橫山區第五小學“奧體班”開展的主要項目,作為體教融合的創新實踐,該校“奧體班”體操隊在省十七運、陜西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全國少年體操U系列錦標賽中共計獲得24金、30銀、39銅,部分同學被省體育局作為后備人才選拔培養,為全市競技體育事業做出了極大貢獻。去年12月,橫山區第五小學被國家體育總局評定為“國家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橫山區第五小學“奧體班”在全國少年體操U系列錦標賽中獲得1金1銀2銅

——創新開展體育賽事活動。橫山區不斷完善賽事機制,構建“校內比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體育競賽體系,有效推進“足球進校園”“籃球進校園”活動,常態化舉辦中小學生運動會及籃球、羽毛球等各類賽事活動,不斷提高青少年競技能力和競賽水平,更多學生以運動員身份走向更大的舞臺,為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搭建起高水平競技平臺。截至目前,舉辦區級各類賽事活動20余次,參與人數4000余人,形成了體育活動異彩紛呈的良好局面。同時,該區牢牢把握“體育育人”核心,加強體育與長征精神、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有機融合,講好體育故事,傳播體育正能量。既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讓學生在減輕學習壓力的同時,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厚植為國爭光情懷。

橫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在“粵港澳”全國殘運會中獲得4金2銀2銅

下一步,橫山區將建立由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多元參與的體教融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構建資源優勢互補、目標統一、職責清晰、多元共治的一體化運行機制,推進體教融合工作提質增效;立足學校場地、師資實際情況,加大投資力度,拓展學校體育場館,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學校和體育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激發工作熱情。同時,探索研究出臺體育特長生的激勵政策、創設體育特長班等形式調動家、校、社會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真正打造“人人參與、專業突出”的學校體育工作新局面。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