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評價“指揮棒” 激活教育新生態
?專家學者會聚西安共話教育評價改革
作者:程靜 王燕 王佳玥 牛凌
發布時間:2024-11-17 22:00:48 來源:西安日報
教育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揮棒”,是教育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有什么樣的“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11月15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指導專委會委員學術交流會暨西安市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案例展示活動在西安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余位教育界人士,圍繞“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培育‘五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主題,探索教育評價新路徑,共繪教育改革新藍圖。
本次活動由西安市教育局主辦,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西安市教育質量評估監測中心等協辦。活動通過“169”,即1場主論壇,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核心課題;6場專題沙龍,探討“誰來培養人”的隊伍建設問題;9個領域成果展示交流,解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主旨報告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新視角
11月15日上午,在位于主會場的學術交流會現場,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總校長羅坤介紹了該校創新推出的“蒲公英”學生發展一體化評價系統,展示了學校如何利用數據平臺實現對學生評價的科學化與精準化,為與會者提供了可供復制借鑒的實踐經驗。
主旨報告環節,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指導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辛濤以《教師評價改革的現狀與趨勢》為題,深入剖析了教師評價制度的演變與挑戰,提出改革新思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溫紅博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價的理念與方法》為題,強調了多種評價方式在促進教育資源均衡中的重要性。
北京師范大學系統科學學院教育規劃與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秦建平以《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雙重難題破解探索》為題,提出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的改革策略,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新的視角。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以《學生發展質量評價體系——“157”西安模式的實踐探索》為題,分享了西安市在學生評價方面的創新實踐。
百余名校長相互“取經”
15日下午,分會場活動“名校長沙龍”在西安高新區第十一初級中學舉行。全市“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校長等百余人通過實地參觀、經驗交流、分享探討等,共話教育評價改革。
陜西省西安小學校長、西安經開第一小學校長李濤,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專家、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校長高楊杰分享了各自學校構建的學習發展樣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李濤認為,教育評價改革要通過建立“結果與過程并重、達標與成長兼顧、多元與特色兼容”的綜合評價體系,切實為立德樹人賦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楊杰提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還需達成“目標-課程-評價”的全面對接,實現“數字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完成“小學-中學”的貫通銜接,進而讓綜合素質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指引方向。
“學校要盡可能地因材施教,為孩子們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課程。相信經過愛的培育和知識的澆灌,每一個孩子都能琢玉成器。”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校長、西安外國語大學鄠邑區實驗小學校長呂菲分享了“琢玉”教育理念。陜西省教學能手、西安高新區第十一初級中學執行校長郭戈也分享了十一初開展的有益探索及成效。“教育評價改革讓教育回歸本真,讓每一個學生綻放生命的光彩,這份美好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郭戈如是說。
沙龍環節中,校長們就“改進學校評價、創新教師評價應該怎么做”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積極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培育五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建言獻策。
與會者紛紛表示,此次沙龍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示,將積極借鑒其他學校分享的成功經驗,為各自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既是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15日下午,分會場活動“優秀班主任沙龍”在西航三校東校區舉行。專家,多所學校校長、班主任,西安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員等200余人會聚一堂,共話班主任的發展與成長,探索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新路徑。
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所蔣亞輝從家校溝通、家校合作等方面,對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與策略。
“用心傾聽,讓抱怨漸漸消失;將心比心,讓偏激慢慢改變;以心換心,讓脆弱的心靈慢慢變強。”高新七小校長鹿淑豪通過班主任工作中的三個生動案例,闡釋了如何與家長同頻共振、共育繁花。高新第一學校副校長張玲霞從創設“德育高爾夫”班主任培訓品牌、“班主任工作室”建設、 “班會課”研究等方面介紹了學校的實踐與探索。
“心”思路、“慧”管理。在隨后的優秀班主任沙龍中,與會嘉賓就班主任工作存在的樣態、班主任隊伍培養、激勵機制及心理調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碰撞智慧火花。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更做不了班主任工作。”西航三校教育集團總校長楊輝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深入研究與實踐,爭做專家型班主任,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體驗到不一樣的陽光與幸福,快樂與滿足。
如何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在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中,如何更好地發揮教研員的作用?15日下午,分會場活動“優秀教研員沙龍”在新城區新知小學舉行。全市百余名優秀教研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教研員實施精準教研、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路徑。
正高級教師、陜西省特級教師、灞橋教師進修學校原思政教研員楊婉麗,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王濤,新城區教師進修學校綜合評價部主任胡潔分別作了主題分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探討精準教研的實施路徑。
專家們認為,作為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主力軍,教研員們應對區域教育的發展情況有一個整體了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究、教師培訓、教學評估等工作。同時應更好地搭建城鄉教師交流互動平臺、組織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開展課題實踐研究、推廣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教育評價改革如何與教研員指導教學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如何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學校有效落實?……在優秀教研員沙龍環節中,專家們深入分析了精準教研的內涵特征,并結合實際案例,探討如何在精準教研中實現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引發在場教研員們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