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不休”獎學金:后進生也要有正反饋
作者:章清
發布時間:2024-11-14 11:45:14 來源:光明網
“我想獎勵那些暫時落后但堅韌不拔、仍然堅持著為目標不斷努力、追求進步的同學?!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一畢業生捐出3萬元,在華西臨床醫學院設立“精進不休”獎學金,專門獎給“后進生”。與一般將獎學金授予品學兼優學生的做法不同,這個“精進不休”獎專門授予成績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學,每年資助6名學生,每名獎勵1000元。
教育的本質在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從來不是一場簡單的分數游戲,也不是殘酷的生存考驗,更不是贏家通吃的叢林法則。設立“精進不休”獎學金,是對“后進生”群體的一次深情擁抱,它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絕對的勝者與敗者,只有不斷前行的探索者與奮斗者。也許,過去的努力沒有那么快看到結果,但未來依舊值得期許與激勵。
近年來,主張“以能力和努力程度來分配政治、經濟資源”的優績主義的影響從社會生活領域向教育領域蔓延,“擇優錄取”“能者多勞”的觀念成為教育機制的一條內在邏輯,深深輻射著社會的整體教育理念,也在教育機制的運行中不斷被制度化?!奥本鸵馕吨熨x有限,意味著無法獲得更好資源。但無法常勝的恐懼其實不僅籠罩在“差學生”身上,更籠罩在“好學生”身上。更為吊詭的是,一元化的評價標準往往在教育這個漫長的過程結束后就變化了。一旦踏入社會,即便是優等生也會感受到世界的參差。只注重學術成績和表現,即優績主義的導向,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養成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往往會造成學生踏入社會后心理的落差。
當然,優績主義在歷史進程中,曾經在激發個體潛能、促進階層流動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并不完全應該作為被批判的對象。但給成功者尊重,給待成功者以尊嚴和鼓勵,倡導并維護價值的多樣性仍然是我們需要遵守的準則。
教育,是一項特別需要持有長期主義理念的事業。但在優績主義的影響下,很多學校、老師只把目光投射在頭部的學生上,因為他們是能為提升學校升學率、名校率作出貢獻的人。筆者作為一名初中生的家長,不止一次聽到一些學校花大力氣為“優等生”開學業上的“小灶”,對班級排名50%以后的孩子放任自流,這樣的做法難言公平,更缺少長遠眼光。
所謂“后進生”,并非永遠落后、無法進步,而是在學習、行為或心理等方面暫時處于劣勢狀態,需要更多關注和幫助的學生群體。他們或許因為基礎薄弱、方法不當、動力不足或環境不利等原因,暫時未能跟上集體的步伐,他們更需要有正反饋機制推動前進?!熬M不休”獎學金,或者表揚、鼓勵,甚至僅僅是被看到,都能打破后進生被邊緣化、被漠視的惡性循環,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