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背景下勞動與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AILD 陜西賽區指導教師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4-04-02 21:19:2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3月31日,“教育強國背景下勞動與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2024年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陜西賽區)指導教師培訓會在西安高新區第九初級中學舉行。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原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滿生教授,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副會長、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組委會秘書長邢乃貴教授,陜西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特聘教授趙丹教授,西安高新第二學?!懊?”總校長、民進陜西省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戰略學會生涯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高楊杰校長出席開幕式。
邢乃貴研究員在致辭中指出,勞動與科技教育是踐行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自主能力、協同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培育適應新質生產力要求的未來拔尖創新人才的核心基礎,進一步推動我國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和高質量發展。
高楊杰校長介紹了AILD賽事及研討會背景,他強調,在推動勞動與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探索數字賦能,為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與科技創新精神貢獻智慧;要賦能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要完善評價體系,建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評價機制;要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周滿生研究員、邢乃貴研究員、趙丹教授、高楊杰校長共同見證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勞動與科技工程教育工作委員會“西部協同創新中心”的設立,中心將圍繞勞動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與評價、產教融合等領域開展理論與實踐研究。
周滿生研究員作題為“國際視野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報告,報告從錢學森之問開始,細致分析國際視野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指出基礎教育學生必須要有駕馭問題的能力,才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提高文化素養,要對世界文化、外來文化進行理性審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向具有天賦的學生提供特殊課程。
趙丹教授在題為“鄉村學校五育融合課程實踐與審思”的報告中指出通過研學旅行、雙師課堂、韻律舞蹈、社團活動和農耕實踐進行課程改革,能夠建設“小而全”“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穩”鄉村小規模學校。
周鐳研究員在題為“大數據時代勞動教育的邏輯轉向與實踐路徑”的報告中指出當代勞動教育應加入大數據思維,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生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勞動教育互動課程,構建勞動教育在線平臺。
隨后,來自陜西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西安工程大學、陜西藝術職業學院等單位的14位代表在專題會場呈現了精彩的專題報告。其中,西安高新區第九初級中學執行校長寇江南作了“科技勞動相融合,教育實踐謀創新”的主題報告,分享了高新九初勞動與科技教育的實踐經驗;學校劉紅老師進行了主題為“勞動教育對鄉村初中生學業的影響研究”的分享。
在AILD (陜西賽區)指導教師培訓會中,百余名中小學校長及一線教師參加了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的培訓。中國智慧研究會勞動與智能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西安高新區第九初級中學楊一哲主任就AILD 勞動技能大賽初賽規則進行了解讀。 IC 創新設計國際金牌教練、黑龍江省實驗中學劉銘偉老師用在線視頻的方式解讀并制作了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賽題。
本次活動由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勞動與科技工程教育工作委員會、中國民主促進會陜西省教育委員會主辦,中國民主促進會西安市教育委員會承辦,中國民主促進會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西安高新區第九初級中學協辦。學校將以此作為契機,深耕勞動教育新領域,探索勞動教育新途徑,提升勞動教育新高度,讓師生在探索中求真知、悟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