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育放飛童年想象 六校共享雙師扶智課堂
——陜西省西安小學語文教研組詩歌精品課為孩子幸福童年插上翅膀
作者:馮愛虎
發布時間:2024-03-22 10:38:3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同學們,我們現在來玩個游戲——想象對對碰:如果月亮喜歡收集星星,那么星星喜歡收集什么?”
“星星喜歡收集點點燈光!”
“多么富有詩意的想象,我們一起給他掌聲!”
這是3月21日陜西省西安小學利用省級扶智平臺開展的雙師課堂,省級學科帶頭人馮愛虎老師正在和孩子們玩童詩想象游戲。陜西省西安小學的孩子們和澄城縣城關一小、佛坪縣西岔河鎮中心小學、白河縣倉上鎮中心小學、周至司竹鎮中心小學五所學校的孩子們共上一節童詩創作課,山陽二小的老師們線上參與觀課。這些充滿挑戰的學習任務因為變成趣味游戲的形式讓課堂上精彩紛呈,孩子們小手林立,思維的力量在云上課堂傳遞。
這堂童詩課源于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二年級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切入詩教文化的浸潤,幫助孩子將想象轉化為詩歌的語言,使孩子實現深度學習的體驗:從觀察、想象到凝練、生動地語言輸出,為孩子體驗語言運用的魅力搭建了最好的橋梁。
在這節課前,馮老師引導兩校的孩子在操場上觀察天空、春天的各種萌發的景致,啟發孩子們去聞、聽、看、觸摸、全方位體驗、收集來自生活的氣息,這些為孩子們把生活采集到詩歌的意象中提供了無窮的活力。
馮老師精心選擇了來自本土繪本藝術家何云姿的童詩繪本《收集東 收集西》,在引入孩子們喜歡收集的事物這個話題之后切入繪本。詩歌從人到動物,第二小節從天空到小溪,從收集物品到收集愛和記憶,使用圖文合奏的雙重美感為孩子們的想象和語言插上了翅膀。在接力游戲和想象環節,孩子們一次次通過挑戰,打開思路,創新的浪花在孩子的語言中激蕩:
——操場收集歡聲笑語。
——大海收集了小魚。
——油菜花收集了小蝴蝶。
——媽媽說:”我喜歡收集你的笑聲啊!“
——我,喜歡收集知識的海洋!
——我喜歡收集油菜花的芳香和甜蜜的笑容。
——老師喜歡收集同學們平平安安的身影!
“西安小學的同學們,我們來聽一聽澄城縣城關一小的孩子們做的詩吧。”孩子們展示了自己的詩,把目光投向屏幕,兩位城關一小的同學走到屏幕前念了他們的作品:真棒啊,和我們一起寫詩的同學。孩子們的掌聲里有欣賞也有驚喜,今天的課堂真不一樣,其他學校因為設備的問題不能參與互動,但是,還有三所學校的同學們也在云端一起和我們學作詩。
這是一堂快樂的語文課,這節課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經驗、童真童趣,引入詩歌的語言給了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和語言表現的自信,對中低段的孩子語言積累和想象力的培養,都是非常好的載體。這節童詩創作課老師還布置了項目式學習,把這節課孩子們的目光引入到廣闊、美好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情感體驗。
第二節課,語文組共同研討了胡彥飛老師的古詩課《芙蓉樓送辛漸》。這節課胡老師從體會詩人的精神品格這個語文要素出發設計了抓重點詞感受送別場景,補充詩人生平深度體會詩人的心境,互動討論詩中蘊含的詩人品格,情感朗讀表達詩人的精神氣韻。
課后語文組的老師們在一起研討了這節課,大家在一起討論了這節課的重難點,也肯定了胡彥飛老師的思路,團隊將這一類古詩課授課思路再次確定:感受畫面——抓重點詞——小結學法——回到朗讀——解讀難點、聚焦認知沖突——師生互動交流——適時點撥背景提升認知——朗讀或背誦升華。在交流中,大家的思路逐漸明晰,解讀教材為孩子自主學習精心設計問題串,及時回到朗讀,理解中升華情感是古詩課必須要去反復推敲的環節。
通過兩節詩歌課,在童詩創作和古詩學習的課型中,學校語文教研組依據課標完成了一次深度探索,西安小學將繼續推廣語文課程的樂學理念,和兄弟學校的老師們共享研究成果,讓每一個孩子享受語文課,感受語言為幸福童年帶來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