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下發通知,公布了第二批陜西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學校名單,漢濱區東關小學名列其中,獲此殊榮。

安康市漢濱區東關小學位于少數民族聚居區,學校設6個年級8個教學班,有學生253人、教師38人,其中少數民族師生149人。近年來,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堅持德育為首、全面育人,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20240229161537032-61-172f3.jpg_scale.jpg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該校牢記“國之大者”,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黨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項工作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加強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校黨支部為核心,校長(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精心組織、認真安排部署創建工作。結合黨建工作、主題教育,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民族政策理論知識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有關民族工作文件,并利用板報、文化墻、宣傳展板等形式,切實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引導師生進一步提高站位,講政治、講團結、講大局,主動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20240229161557752-57-dad9d.jpg

20240229161557793-15-832ac.jpg_scale.jpg

學校注重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科有機融合,做到在語文、科學、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抓好結合點,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像陽光雨露一樣滲透進學生的心靈。堅持普通話教學,針對新疆籍維吾爾族學生剛入校時普通話較差的情況,落實教師、班干部幫教責任,盡快提高他們的普通話水平,現在這些維吾爾族學生的普通話都講得很“溜”,回家后成了家長們的普通話老師。緊抓課外讀書活動,充分挖掘利用我校圖書資源,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書籍挑選出來,在民族團結宣傳月安排學生在閱覽室閱讀,同時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及時看到民族團結教育的相關書籍,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摘抄了大量民族團結的知識、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

20240229161618558-60-6cdd8.jpg_scale.jpg

20240229161618543-51-fedde.jpg

在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中,不斷豐富創新活動載體。該校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利用校園布局,建設了民族文化宣傳牌、經典民族人物故事牌。充分利用升國旗儀式、電子屏、班級黑板報、文化墻、微信公眾號等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氛圍,讓師生及家長在校園佇立行走間充分了解中華大家庭的構成,了解民族生活習俗及中華民族英雄。用心用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結對幫教活動,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教師與學生結對子、不同民族學生相互結對子,推動民族團結、共同進步。在全校開展紅色歌曲大家唱、民族舞蹈大家跳、傳統節日大家過、中華經典大家誦、環境整治大家搞主題活動,在班級開展讀一本民族團結書籍、看一部民族團結題材電影、講一個民族團結故事、唱一首民族團結歌曲、制作一幅民族團結小報的活動,利用“七一”“十一”等節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組織師生互訪、知識講座、歌舞演出等特色活動,進一步強化師生民族團結進步理念,使民族團結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20240229161639529-90-2b0e1.jpg

20240229161639498-40-d023a.jpg

20240229161639560-11-00cbe.jpg

同時,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每一學期開展一次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或座談會,由校領導向家長匯報學校工作,介紹學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情況,宣傳民族團結政策知識,與家長形成共識共鳴,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深走實,促進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學校2015年榮獲“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安康市業余訓練先進單位”“安康市級漢語語言示范校”,2017年榮獲“安康市平安文化建設示范學校”,2018年榮獲“安康市文明校園”,2020年榮獲“安康市平安校園”2022年榮獲“陜西省防震減災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