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區樓閣臺小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課程共建活動
作者:程凱莉 常倩楠
發布時間:2023-12-28 09:08:3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2月26日,西安市未央區樓閣臺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們來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開啟主題為“千年長安,友好‘童’行”的傳統文化進校園課程共建活動。本次活動由西安市婦聯主辦,西安市唐少陽文化研究院承辦。此次活動,讓同學們都深深感受到了古城西安悠久的歷史沉淀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活動開始前,同學們換上唐代官吏服飾,通過復原模型,了解大明宮,學習唐代覲見禮儀—叉手禮。
在丹鳳門前,絲綢之路上的“各國使團們”進行分組整隊,為他們發放通關文牒—過所,便開啟了今天的穿越之旅。首先,由大唐“鴻臚寺官員”接見并引導入宮。
“使臣們”重走唐代上朝之路,集中到舉行國家儀式、大典的正殿含元殿,由金吾衛一一查驗通關文牒后,“各國使團”覲見大唐“皇帝”,并進行獻禮。
來到大唐運動會,不得不提的就是射禮和投壺了。這也是同學們最感興趣的項目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同學們的風采吧!
導游老師講解了唐代宮殿的布局以及構建技術,讓同學們通過分組的形式,搭建42:1的含元殿模型,在沉浸式體驗中了解到唐朝建筑的獨特之美。
首先,兩名武士給各位“小將軍”講解了在戰場上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進攻防守的策略,然后給大家分發武器道具,讓同學們通過實踐操作來感受大唐的軍陣文化。
作為一門民間傳統的非遺文化,撕紙畫入門快,用料平常,運用最簡單易懂的手法,創造出一幅幅似“拙”實“巧”的藝術品。
本次大明宮遺址公園之旅,是對課本知識的拓展與延伸,也是針對“潤物細無聲”的文化傳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同學們通過參觀和體驗,能夠零距離的了解歷史,品味歷史的無窮魅力,更能增加保護文物的美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樹立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