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我從安師美術班畢業已經25個年頭了。作為果園小學一名美術教師和卵石畫社團輔導老師,我全程見證了學校的美育發展,全力指導著學生的美育實踐,全心享受著美育的一路芬芳。

20231130192430013-46-68109.jpg

禮樂文化,無聲之處育美潤心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其最大特點就是以審美為核心,教給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我校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漫步校園,大家都會被處處匠心的美景所吸引。高大的鉛筆造型的校門給予每一位走進校園的師生積極向上、不斷探索、書寫美好未來的心理啟迪;我們在取自《論語》“立于禮,興于詩,成于樂”的立禮樓、興詩樓、成樂樓、體藝樓里激揚文字,傳經問道,育美潤心;在登高樓上登高望遠,開闊眼界,反躬自省;在博觀樓里博覽群書,通古論今,潤養人生。在名人廊前與先賢對話,在禮樂廊下涵養心境,在校賦碑前篤學賦能,在幸福源邊看魚翔淺底,在尚德路旁聞鳥語花香,在“每月一事”主題教育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禮樂”課程體系中啟智、潤德、健體、尚美、樂勞。在“明禮好學 健美陽光”的校園文化哺育和滋養下,我和我的同事、學生們共同探索“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勤于精業,細微之處育美成長

我校通過召開教師例會、教研組會,舉辦讀書沙龍等形式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每周一的教師例會上,圍繞職業規范、師德師風展開主題教育;每周二的教研組會上,老師們對近期課堂教學和社團輔導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求提高美術教學實效;每月一次的沙龍活動,大家會彼此分享最近看的好文章,暢談心得體會;最為重要的是,學校制訂了“集體備課制度”,教研組每周分年級由一名主備課人從課標要求、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策略、流程預設、作業設計等方面進行備課講解,教研組長、同年級授課教師及組內骨干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用集體智慧優化教學設計與過程,確保學生接受最優質的美術課堂教學服務。

在2022版《藝術教育課程標準》頒布后,我校組織開展了“學習新課標 踐行新理念”課程標準自學研討、知識測試、培訓學習、教學觀摩等活動,督促新課程理念入腦入心入行。在學校“八課工程”實施過程中,我指導新調入的老師上亮相課,為結對的徒弟上幫扶課,在教研組內上示范課,外出學習歸來上匯報課,以此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式,業務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回想成長之路,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在身邊老師的帶動下,養成了勤動筆的好習慣。工作中一個小收獲,教學中一個小困惑,育人中一個小故事,學習中一個小感悟,我都會馬上記錄下來。在時間和實踐中沉淀和凝煉,這些困惑、靈感、感悟最后都變成一篇篇教育論文、一件件教育敘事和一份份課題證書,成為鋪墊自己專業成長的一級級臺階,讓我遇到更好的自己。

在學校的培養和周圍教師們的影響下,我把個人成長的“小我”融入立德樹人事業和學校改革發展的“大我”中,讓青春的律動與時代同步伐、與學校共命運,讓青春在實現個人理想、在學校教育事業的不斷奮斗中更加出彩。

20231130192448306-3-5f05b.jpg

技術應用,創新提升育美效能

我校堅持統籌推進藝術教育,通過實施美育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融合現代信息化教育手段,讓學生不斷地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藝術修養、個性特長。

2018年,隨著省級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設的啟動,教育云平臺、校本資源庫、線上教學、多媒體視聽等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美育的教學手段和內容。作為美術教師,我緊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自覺培養創新意識,自主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賦能課堂教學,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我堅持構建富于美感的課堂氛圍,運用智慧黑板、白板軟件、多屏交互等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通過制作微課、微視頻創設課堂情境,豐富學生的視聽體驗,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中獲得美感和享受,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個人信息化水平,也為學生的精神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勇于實踐,展示收獲美育成果

日常工作中,我帶領學生深耕于“三個課堂”的學習、體驗和創作中,不斷提升學生美術學習、創作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真正領會“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我會把優秀作業拍照發在班級群里,供學生相互學習;利用校園展臺、部室展柜等展示社團學生創作的卵石畫作品;鼓勵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安康博物館、安康美術館、藏一角博物館和民間奇石藏館,了解地域鄉土美術文化;倡導學生在家庭環境布置中陳設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營造和諧的家庭文化氛圍和藝術品味;利用校園新媒體組織線上作品展,發布學生作品,展示課后服務成效,達到宣傳學校辦學特色、擴大藝術教育影響力的目的。教學之余,我也會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展示和比賽,讓學生從中鍛煉技能、展示自我、交流學習、收獲成長。

20231130192413656-72-87047.jpg

一路育美,一路躬耕,一路收獲。工作以來,我先后被評為安康市“中小學優秀任課教師、婦女民間手工藝能手”,漢濱區“教學能手、新教育實驗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主持和參與省市級教育科研規劃課題4項,擔任“國培計劃”省級培訓項目授課專家和指導教師4次,主持編寫《童心童畫》美術作品集、研發《石頭花開》校本課程各1本,指導學生在全國及省、市、區級各類繪畫展評活動中獲獎200余人次;30余篇教育成果在省市區級發表、獲獎或交流,300余篇通訊稿件各級媒體發表。

作為新時代的美術教師,肩負著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的光榮使命。我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向美而行,一路育美,一路生花,一路放歌!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