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縣紅星小學開展大家訪活動
發布時間:2023-11-11 16:22:52
為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銜接,搭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平臺,10月上旬起,志丹縣紅星小學校委會成員帶領教師對三年級學生逐個進行了入戶家訪,其他年級也根據實際情況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入戶家訪。
歷時一個多月的家訪,大家風雨無阻,克服家庭住址分散、路途不熟、天氣寒冷等困難,饑腸轆轆、馬不停蹄、風塵仆仆地奔波在家訪路上。這一幕幕、一樁樁,雖說也是教師分內之事,但當與熱心、熱情、真誠相連,著實也讓人感動,這是教育回歸本真之新風尚,也是教師親生之新氣象。上至東武溝社區、保安新村、下至窯洞群、楊莊科,她們徒步深入到城隍廟溝、西陽溝、小石山……家訪組成員的足跡遍布志丹的大街小巷。
真誠交流 共促發展
三年級(1)班由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會平帶隊,通過家訪全面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身處家中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讓每一位家長能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縮短了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距離,取得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與支持,密切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
聽其言,看其家,問其因與果,明其心聲,與家長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交流,也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另一面,收獲滿滿的感動與溫情。
三年級(2)班由黨支部副書記王春麗帶隊,一起走進孩子們的家庭生活。她們在交流探討中,傾聽著家長的話語,了解孩子背后成長的故事,并指導家長如何讓孩子在日常中將學習與興趣愛好、家務勞動、鍛煉身體等相結合,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大家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家校協同,提高教育效率,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連貫性。
三年級(3)班由教學副校長李廣青帶隊,她們在家訪過程中,與家長促膝長談,相互交流學生在校及在家的學習狀態、作業習慣、思想動態等日常表現。同時,李校長也向家長傳授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家訪是搭建家校共育的“橋梁”,家校攜手,是一起把培養人、塑造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完成得更加漂亮,將孩子教得更加出色。說一千,道一萬,我們都是為了孩子。
三年級(4)班由德育副校長張恬靜帶隊,她們逐戶推進家訪,與家長暢所欲言,在真誠交流中相互理解與支持。家長的殷殷期盼讓老師們深感肩頭責任的重大,更加堅定教育初心。不始于家訪,不止于家訪,家校攜手共助孩子成長,我們一直在路上……
覆蓋所有家庭、關注特殊群體的家訪工作新格局使教育變得生動而有溫度。走進學生家庭,與學生見面,和家長深談,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成長環境,就教育問題詳細回答家長的急難愁盼。學習不可放松,安全更需警惕?;顒又?,校領導和老師們特別向家長、學生強調了安全問題,傳達了秋冬季學期安全要點,宣傳了居家安全知識,在防溺水、防詐騙、交通安全、用電用氣安全等方面做了重點提醒,真正把關懷和愛心帶到每個家庭。
情系學生 送愛到家
推開一扇家門,打開一扇心門,紅星人以一份愛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去幫助這些有需要的孩子。紅星人用自己的“真情、真心、真愛”詮釋著教育溫情,表達著教師家訪背后的“大愛”……我們相信,一粒粒愛心的種子將會在紅星教育事業的土地里開出朵朵美麗的鮮花。
一路同心 蓄力前行
推開學生的家門,進入的是不同的家庭,迎來的卻是相同的笑臉。當老師敲開孩子家門的那一刻,也敲開了家長的心扉,老師們走進家庭,為的是走近孩子的心靈。家訪路上,有風雨兼程,有歡聲笑語,有深情交流,更有相互理解。
家訪有愛,遇見花開,這一張張詳細的家訪記錄表,是老師心的呼喚,情的交流,愛的傳遞,是一種見證,一份祝愿,更是一份期待。每位教師對家訪全過程進行回顧,總結成果或不足之處,后期不斷跟進追蹤學生的表現,同時虛心接受家長在工作中提出的寶貴意見或建議,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寶貴經驗,力爭活動取得實效。
無論多遠的路,無論多高的臺階,都不能阻擋紅星人前行的腳步。家訪的路還沒有走完,家訪的故事還有很多,走過這些孩子的家,讓我們的內心一次次震顫。一次家訪,一席問候,一張合照,一紙箴言。家訪活動是一座橋,一端連著學校,一端系著家庭。我們呼喚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呼喚教師與家長相互理解、形成合力。紅星小學正努力激活家校育人效能,提升教育溫度,為立德樹人注入更多正能量,讓愛與責任不斷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