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縣葛石小學六舉措助推勞動教育
作者:李橋
發布時間:2023-11-09 16:08:45
為充分發揮勞動育人功能,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西鄉縣葛石小學深入推進勞動教育,讓不同學段學生掌握家務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知識技能,培養正確勞動觀念和良好勞動習慣,形成優良勞動品質。
立足勞動課堂以勞樹德。勞動課授課教師精心備課,針對不同學段在課堂向學生介紹愛糧節糧典型事跡,講解瓜果蔬菜成長過程、營養價值,除草護林方法技巧等知識,傳遞“勞動光榮”“奉獻最美”的理念,引導每個學生爭做熱愛勞動好少年。
開展快樂勞動以勞促學。結合《西鄉縣葛石小學各年級勞動任務清單》,各班每周給學生布置洗紅領巾、清洗衣物、整理房間、洗碗、做飯、拖地、打掃房間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家務勞動任務,學生以熱情的態度,飽滿的情緒,積極參與勞動,在勞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小制作變廢為寶以勞創新。結合科技節、藝術節、社團活動的開展,組織學生用雞蛋盒、飲料瓶、廢紙等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制作手工作品、科技小制作,學生在家中分類回收日常垃圾,將可回收物品變廢為寶,用靈巧的雙手塑造出了一件件形象生動、富有創意的滿意作品。
基地勞動以勞健體。種植、拔草、澆水、捉蟲,勞動實踐基地里,以認識蔬菜、勤勞有為、收獲為主題的勞動實踐課相繼開展,學生老師的教導下,與蔬菜瓜果相伴,學習種植、除草等技能,收獲勞動的樂趣。
創作勞動主題作品以勞育美。美術課、社團活動中,老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以勞動情景為素材,一起設計、創作作品,用稚嫩的畫筆畫出勞動場景,培養和提高孩子們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交流暢談以勞啟智。每次主題勞動結束后,各班組織學生交流勞動實踐的心得體會,或用文字抒發勞動的喜悅,記錄勞動帶給他們的收獲與成長。學生紛紛感嘆:勞動中收獲的不僅僅是滿載而歸的果實,更多的是一種別樣的生活體驗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