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全面統籌、提前謀劃、暖心落實,圍繞立德樹人目標,聚焦“物質幫扶”與“精神資助”齊頭并進,充分發揮資助育人工作優勢和幫扶作用,以“四個聚焦”為牽引扎實做好秋季學期資助育人工作。

一是聚焦“綠色通道”,奠定新生入學資助基礎。新生入學前,該校編印《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簡介》并隨錄取通知書寄送至每位新生手中,同時通過“陜西師范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五期資助育人政策,將資助政策宣講前置,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前了解各類幫扶制度;暑假期間,該校開通“資助育人熱線”,安排專人接聽處理各類資助政策及業務咨詢電話百余次,為家長、師生答疑解惑;設立包括愛心大禮包、災區應急救助金、生源地助學貸款回執受理、臨時困難補助等在內的“綠色通道”項目,同時為每生發放軍訓服裝券、被褥補助等1000元,簡化學生報到手續,暖心服務,確保符合申請條件的學生順利入學,持續豐富獎、助、貸、補、勤、免、償“七位一體”資助育人工作體系。2023年“綠色通道”共為288名學生發放金額29.9萬元。

陜西師范大學開展新生“綠色通道”工作

二是聚焦貸款受理,兜好受助學生保障底線。該校積極全面落實教育部、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教育廳關于助學貸款的相關政策要求,依托“綠色通道”按時收取并精準受理貸款回執信息,同時,結合最新國家助學貸款提額、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更新情況,及時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政策宣傳,確保貸款學生按需申請,緩解經濟壓力;該校定期邀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到校進行貸款政策、金融安全、誠信教育等內容的解讀和宣講,教育引導學生履約踐諾、誠信還款;針對貸款學生的還款情況,該校持續關注并依托學院追蹤跟進貸款逾期學生,做好貸款催收工作,不斷促進該校助學貸款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三是聚焦暖心關懷,確保受災學生應助盡助。為進一步完善資助育人體系,2023年6月,該校出臺了《陜西師范大學學生關懷基金管理與使用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臨時困難補助、學生慰問的形式與標準,擴大了受益學生范圍,提高了資助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機制,規范“核、查、談、比、定”五步認定程序和“學校—學院—班級—學生”四級資助認定工作機制,精準識別資助對象。針對近期出現的臺風、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該校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開展受災學生排查救助,動態將其納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庫,主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安撫學生情緒,關心受災學生實際困難與成長發展訴求,精準做好受災學生物質幫扶與精神激勵工作,讓學生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關懷,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難與問題,提升在校生活幸福感。7月以來,學校共資助受災學生21人,合計發放臨時困難補助5.2萬元。

陜西師范大學強化學生榜樣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聚焦教育引導,助力學生養成美好品質。該校積極運用新媒體、新生入學教育、院部晚點名、資助政策宣傳大使、學生骨干等形式和手段,多維度開展資助政策解讀,擴大政策宣講覆蓋面,在做好精準資助的基礎上,強化育人導向。通過開展獲獎受助學生事跡征集、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風采展、優秀“紅燭”師范生與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評選、“榜樣的力量”宣講會等方式,深挖感恩勵志學生典型,發揮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引領更多獲獎受助學生知恩感恩、銳意進取、自立自強。堅持把促進受助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生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師德涵養月”主題活動、“精銳成長訓練營”“微愛·遠行”愛國勵志游學、“微愛·助跑”明德講堂、勤助實踐等育人品牌,積極為受助學生搭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成長成才平臺。定期邀請公安局反詐宣講團警官和銀行工作人員進校開展防范電信詐騙警示教育,切實提高學生防騙意識和應對能力。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