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樣: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生譚政
發布時間:2023-09-13 10:47:13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匠心筑夢 解“青春之問”
譚政,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本碩博期間均獲得國家獎學金,其中連續三年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陜西省第六屆研究生創新成果獎三等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五四青年獎章;被評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碩博期間致力于為建筑結構的安全設計和防災減災提供理論支撐,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9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譚政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責任喚醒初心,勇擔使命前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為嚴重的一場大地震。14歲的譚政目睹了地震廢墟后,便在心中悄悄種下一顆“為萬千百姓建出更牢固、更安全的房子”的種子。于是高考填報志愿時,他毅然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在求學的過程中,這顆種子不斷發芽成長。七年前的秋天,他進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開啟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生涯。在此期間,他了解到師長們是如何在當年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就主動請纓組成專家團奔赴災區;面對災區的滿目瘡痍,他們日夜排查房屋受災受損情況,為抗震救災提供技術支持;他們有的剛剛新婚,有的妻子懷著身孕需要照顧,有的家有年幼的孩子無人看管,有的一路深受感觸,熬夜在馬路邊的帳篷里寫下了入黨申請書……他們都曾義無反顧,唱響了一曲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激昂澎湃的建大之歌。正是被這樣的精神所深深震撼和打動,他更加堅定了要讓夢想的種子繼續茁壯成長的信念,潛心科研,砥礪前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譚政在抗震實驗室潛心科研
堅守求索初心,砥礪奮進前行。譚政在成長道路上的探尋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剛上博士那段時間,由于科研經歷尚淺以及論文寫作經驗不足,他的第一篇論文投稿過程并不順利,被拒5次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甚至有了放棄的念頭。導師見狀安慰道:“我們學校的陳紹蕃先生,作為我國鋼結構領域的奠基人,在97歲高齡時仍在病床上撰寫科研論文,即使每天僅有兩個小時能坐起來活動,依然堅持看文獻、改論文,每年都有相關成果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聽完導師的這番話后,他被陳紹蕃老師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自此,譚政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科研工作當中。經過長達一年之久的修改和打磨,他的論文最終在權威期刊上發表。
盡管要常常面對科研道路的艱難險阻,但他始終堅守“崇尚學術、追求卓越、求真務實、苦練內功”的人生信條,并踐行“厚土華木”的土木精神,積極為中國工程防災減災事業添磚加瓦,助力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譚政參加學術匯報
融匯學術初心,助力工程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堅持知行合一,在實踐中汲取真知、領悟真諦,加強鍛煉、增長本領。”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接過時代思想的接力棒,將自身所學轉化為生動實踐,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譚政便是這樣一個優秀典型。過去七年,譚政主要針對框架結構的抗倒塌機理、設計方法以及性能提升策略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致力于為建筑結構的安全設計和防災減災提供理論支撐。所在團隊提出了復雜鋼結構的施工方法等新型施工技術,相關成果實現了落地轉化,已成功應用于法門寺合十舍利主塔、深圳市世界大運會主體育館、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等多個大型重點工程,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踐行科研初心,結出豐碩果實。置身于激蕩的新時代洪流,譚政始終保持著對學術的熱忱,在追求學術高峰的道路上,以昂揚斗志持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如《建筑結構學報》《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9項,連續三年榮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還多次榮獲企業獎學金,同時博士期間科研課題獲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