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業大學學生為西安鼓樂設計特色IP形象
作者:胡瀟文 劉雅卓
發布時間:2023-09-01 21:40:38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組織“空桑吹云”西安鼓樂實踐團來到西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感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的獨特魅力,并為西安鼓樂制作了宣傳推介網頁,設計了一套6款富有特色的IP形象。
實踐團一行連日來通過線下調研深入了解西安鼓樂的文化內涵和傳承現狀。首先,他們來到大唐芙蓉園,觀看東倉鼓樂社“宛如大唐壁畫”“座鼓、笙笛、云鑼等融合交織”的精彩演出,并采訪了東倉鼓樂社的傳承人趙庚辰老師;接下來他們走訪西安博物院,觀看并錄制了博物院中的西安鼓樂演出,并采訪了一直致力于西安鼓樂傳承和保護的代表性傳承人李鎧博士;隨后驅車前往周至縣,采訪周至集賢鼓樂社的顧景昭老師、田孝梨老師,了解到顧景昭老師“年管月笛當日笙,學會打鼓得三冬”的堅守、于傳統“斗樂”中感受良性競爭對于集賢東西村鼓樂傳承的意義,并觀摩了兩位老師的現場演奏,真切感受到非遺傳承人對于鼓樂的熱愛與堅守。
實踐團成員走訪顧景昭老師(左一)
顧景昭老師演奏西安鼓樂
田孝梨老師(右一)及同事演奏西安鼓樂
實踐團成員采訪趙庚辰老師(左一)
實踐團成員采訪李鎧博士(右二)
此外,實踐團成員向社會發放電子問卷,了解鼓樂生存現狀,探索西安鼓樂新時代新出路。根據調研分析結果,實踐團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宣傳,設計出結構合理、內容適配的網頁,結合IP運營,通過“盲盒+西安鼓樂”的形式,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了解西安鼓樂,并以小程序形式設計西安鼓樂相關音游,并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探索西安鼓樂的發展方向,優化非遺文化傳播途徑。
實踐團設計的的西安鼓樂調查問卷
在問卷的發放中,實踐團首先收集整理網絡上相關文獻,深入了解西安鼓樂的歷史沿革、演奏形式、傳承影響等。通過電子問卷及調研的方式,了解了社會大眾對于西安鼓樂的認知程度。收集了豐富的數據和案例,并運用描述性統計和分析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以報告的方式,詳細呈現了調研結果及對存在問題的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助力推動西安鼓樂非遺傳承和發展。
在設計西安鼓樂宣傳網頁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首先構建了清晰的網頁結構,分為西安鼓樂、演出活動信息、演出場所、著名藝術家、圖片及影像專區、教育培訓和社區/互動區域等板塊。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推介,發布有吸引力的圖文,以期讓更多的人了解西安鼓樂。
實踐團設計的西安鼓樂宣傳推介網頁
同學們還通過研究學習西安鼓樂演奏形式、演奏樂器,經過反復推敲設計出6款能夠展現西安古樂特色的IP形象,其中包含了琵琶、云鑼、戰鼓、竹笛、鈸和塤等6種樂器演奏的形象。
實踐團設計的西安鼓樂IP形象
“空桑吹云”西安鼓樂實踐團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希望能夠將西安鼓樂的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來源:西安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