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陜西師范大學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守教師教育主責主業,強化理論學習,深化調查研究,切實把主題教育激發出來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理論學習“鉆進去”

讀書班自覺主動學、專題黨課聯系實際學、理論宣講及時跟進學……陜西師范大學主動創新理論學習模式,不斷豐富學習載體和形式。

以上率下帶頭學。學校發揮黨員領導干部頭雁效應,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組織好校院兩級領導班子主題教育讀書班,采用“文獻閱讀+學習體悟”學習模式,將必讀篇目劃分為18個專題,組織全校處級以上黨員干部開展14個單元的集中學習研討,采取“學前預習、主題領學、交流研討、學后反思”四環節學習法,確保必讀書目全部學、選讀書目補充學。黨委書記李忠軍、校長游旭群分別在《中國高等教育》《中國教育報》發表理論文章,圍繞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關鍵問題、“三全育人”開創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格局進行深度思考,深化理論學習成果運用。

以點帶面示范學。校級領導班子深入基層,與二級單位班子開展聯學共學。校級領導班子成員、二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黨支部書記帶頭講授專題黨課800余場,引導師生學思踐悟。師生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實踐研學,將主題教育“搬”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校史館、烈士陵園等,開展沉浸式學習。

調查研究沉下去

面向“強國建設、師范何為”這一時代命題,陜西師范大學堅持問題導向,把調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一線問需求、察實情、解難題,切實把調研取得的成果轉化為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的實績實效。

聚焦中心大局破難題。陜西師范大學聚焦事關黨和政府決策的重大課題、事關學校改革發展的核心問題、學部學院發展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確定校級調研項目23項、二級單位調研項目240余項。校院兩級領導干部下沉一線,收集意見建議200余條。

今年6月,圍繞服務西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發展現代化目標,陜西師范大學開展第二屆對接西部基礎教育“百校行”調研活動。由學校黨政領導、專家學者、中青年教師共80余人組成的13支調研隊伍,分赴西部12個省(區、市)及海南省,開展組團式、聯合式調研。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調研組累計行程超6萬公里,共走訪70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172所中小學校、20余家企業、10余所高校,回收有效調研問卷7萬余份。

結合“百校行”調研成果,學校啟動“優化本科人才培養結構”“強化卓越師范人才培養”等六大改革,著力打造具有陜師大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卓越師范人才培養體系。

發展邁上新臺階

圍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師范大學發展目標,陜西師范大學以“三個結合”為有力抓手,凝聚團結奮進強大合力,推動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陜西師范大學將主題教育與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聚焦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持續開展“黨委書記與青年學子共話成長”半月談系列活動,制定“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聚焦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對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工作等作出部署。

陜西師范大學圍繞“兩條主線、一個根本、一個關鍵”,推動形成“四維驅動”學科布局,提出14項工作舉措;召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家精神”學術研討會,設立專項課題,推出優秀成果;實施“7+2”學科建設專項培優行動,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部;舉辦西部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年會暨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不斷提升學校支持基礎教育發展的水平;與省教育廳共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為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教師團隊”負責人張新科被省委教育工委確定為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典型,并獲評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學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將向先進典型學習與主題教育相結合,以先進事跡報告會、座談會、班會等形式,引導師生踐行“西部紅燭 兩代師表”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學識學養。

“陜西師范大學將堅守教師教育主責主業,進一步深化對學校短板弱項、深層次關鍵性問題的認識,明確工作方向和改革路徑,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李忠軍表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