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職業技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腳踏三秦大地,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8-26 17:02:05 來源: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為響應國家號召,深入了解渭南農村的發展與振興,8月中下旬,渭南職業技術學院不同專業的7名學子組成的“調研臨渭葡萄,科技賦能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帶隊老師白璐、李奕璇、何宇帶領下,先后來到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東關村、下邽鎮政府、渭南葡萄產業園、渭南葡萄研究所試驗示范基等地進行調研走訪。
在東關村,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現階段葡萄生產情況,隨后2人或3人一組走訪入戶,每到一戶,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都認真的從該戶種植的葡萄品種、面積、種植技術、銷售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了解村民種植葡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建議及對政府部門的期許。同時,團隊邀請渭南市臨渭區葡萄研究所王金峰技術員同行,解決種植戶葡萄種植中的相關問題。
在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副鎮長白倉洲表示,下邽鎮葡萄種植面積6.8萬余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60%。2018年下邽鎮被農業農村部批準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2021年榮獲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葡萄產業成為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白鎮長還向“三下鄉”實踐團講解了政府對全鎮葡萄產業在項目投入、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科技助農、“葡萄+旅游”新模式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渭南葡萄產業園,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團先后參觀了智慧農業控制中心、三賢酒莊等地。在智慧農業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向大家演示了大棚智能系統;在酒莊,同學們學習了葡萄釀酒制造過程、葡萄酒的歷史、文化和價值以及目前酒莊開發的產品,了解了臨渭區葡萄產業正在由農業種植向工業加工方向的轉變。
在渭南葡萄研究所試驗示范基地,科研人員向實踐團介紹了研究所在葡萄新品種引進、培育及新技術推廣所做的工作,近年來,研究所正大力推廣葡萄簡易避雨栽培技術,使葡萄的噴藥量減少60%以上,既顯著降低了果品農殘和成本,還大幅提升了銷售價格和畝效益。目前這項技術在臨渭區推廣面積超20萬畝,增收節支超10多億元,充分顯示了科技在助推葡萄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調研,同學們了解到了臨渭葡萄發展歷程,學習到了目前臨渭葡萄種植品種、種植新技術,看到了科技在促進產業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學生們紛紛表示,回去后,要學好專業知識,并自覺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將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