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陜西中醫藥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固本培元”資助育人體系建設,打造“三育一紓”育人模式,將資助育人融入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培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心、智、志、能等方面全面協調發展。

落實精準資助,構建“紓困”解難模式。該校完善了校院(系)兩級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學校-中心-院系-班級”四級資助認定工作機制,各院(系)配備學生資助工作專干及資助學生助理,落實學生資助工作責任制。先后出臺《陜西中醫藥大學國家獎學金管理辦法》等十余項資助政策文件,為學生資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根據學生不同階段需求,為學生紓困解難。入學前,通過新生線上家訪,郵寄資助宣傳材料等方式,讓每位新生及時了解資助資格認定工作及資助政策。入學時,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學生順利入學。入學后,根據各院(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資助標準,扎實推進精準資助,確保困難學生應助盡助。與此同時,積極開拓資助渠道,盤活社會資助資源,設立香港培才教育基金、席庸愛心助學金、深圳邁瑞獎學金、廣東一方獎學金等社會類獎助學金。各類獎助學金資助范圍實現了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強調勵志成才,打造“育志”成才模式。該校于每年5月開展誠信教育主題月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誠信觀念,年均覆蓋250余個班級,萬余人次參與活動。每年從事業收入中劃撥60萬元作為“勤工助學基金”,制作“勤工以明志,助學以致遠”系列采訪報道進行宣傳,鼓勵受助學生在勤工助學中錘煉意志、砥礪品質。開展“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宣傳活動,成立“榜樣的力量”青年宣講團,舉辦“青春領航、榜樣力量”優秀學生表彰大會,制作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學生風采系列推送及宣傳視頻,開展“學霸筆記分享”“學霸有話說”等活動,深入宣傳受獎助學生的勵志成長故事,傳遞“向優秀看齊”的精神內核,以朋輩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榜樣的力量,學習身邊榜樣。

弘揚正向引導,強化“育心”感恩模式。該校連續7年選拔受獎助學生擔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結合社會實踐機會積極宣傳國家資助政策,以感恩之心回報國家和學校的關愛;持續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走訪活動,將國家和學校的心意送到學生家中。學校自2012年開始開展貧困學生家訪活動,近三年,逐年實現走訪范圍全校所有班級全覆蓋、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全覆蓋、重點保障人群線上加線下全覆蓋。同時積極組織受助學生開展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發揮醫學生專業特長,如急救知識普及、敬老院義診、艾滋病防控宣講、楊凌馬拉松康復治療、抗疫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受助學生從資助政策的受益者向傳播者、踐行者轉變,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奉獻之心。

創新資助形式,鍛造“育能”提升模式。該校開展資助育人系列研學活動,組織受助學生前往咸陽市民文化中心、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西遷博物館等地進行實踐參觀研學,發揮體驗式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拓展視野、豐富學識、提升素養。成立了“杏林筑夢”大學生勵志成長工作室,通過思想成長、實踐實習、志愿公益、創新創業 、技能特長等七大類項目對學生進行全方位鍛造,工作室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活動20余場次,參與活動人數達2000余人。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幫扶機制,選聘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科帶頭人、資深專業課教師等高水平科研教學人員擔任學生的幫扶責任人,落實“一人一檔”臺賬,開展“一生一策”幫扶,配強“多對一”幫扶力量,根據學生的畢業意向、性格特點、能力特長等進行就業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