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工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資助育人精準度、精細度、精心度,提升學生獲得感,努力構建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聚焦“精準度”,在精準資助上下功夫。一是把好入口關,確保資助對象精準。該校采取“信息采集,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驗證核實”四段式和“班級—學院—學校”三級認定模式,充分利用好全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系統、學校自建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形成“程序規范、指標明確、動態管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方法。二是動態綜合分析,確保資助標準精準。建立動態管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庫,及時將符合條件學生納入資助范圍、將不符合資助條件學生清理出庫;聚焦重點困難群體,做好分層分類精準資助,提高資助效力,實時監測資助“重合率”,確保資助標準精準。三是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發放精準。加強獎助學金統一管理,建立專戶,及時足額發放資助資金,并按時將發放數據錄入到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

聚焦“精細度”,在應助盡助上下功夫。該校組織好新生“綠色通道”,保障特困新生順利入學。通過寄送資助政策簡介、開展新生線上家訪,把資助政策“送到家”;開通“綠色通道”線上申請通道,有效提高便捷性;設立“愛心卡”、路費補貼、新生專項補助等資助項目,并為特困新生發放愛心大禮包,解決其后顧之憂。施行“托底計劃”,全程全部資助極度困難學生,為其減免學費住宿費、按月發放生活費,先后資助10名特困學生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近30萬元,目前已有3名學生順利畢業并考取研究生或高質量就業。設立各類專項補助,全面資助特殊群體學生。設立臨時困難補助,為突發臨時困難的學生提供生活保障;開展“全國助殘日”關愛殘疾學生活動,為殘疾學生發放專項生活補貼;關注畢業生需求,為特困畢業生發放升學就業補貼。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助資金。十余年來,先后有30余家科研院所、企業和校友在學校設立獎學金,獎勵資助學生4800余人,資助金額達540余萬元。開展各類關愛活動,全程陪伴學生成長。持續開展中秋送祝福、冬日送溫暖、新年慰問留校學生等活動,在重大節慶日、重要時間節點關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聚焦“精心度”,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該校加快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學校2019年建成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并投入使用,困難生認定、獎助學金評定、勤工助學等實現線上辦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實現智慧資助提供可能。2021年7月河南鄭州等地突發洪澇災害,學校第一時間精準鎖定該地區學生,及時發放臨時困難補助,溫暖了學生的心。持續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為學生成才提供有效支持。2017年以來,學校利用寒暑假組織教工分赴河南、甘肅、新疆、西藏等10余個省份,走訪困難學生家庭450余戶,并開展針對性地幫扶工作,累計為40余名學生發放臨時困難補助、洪災專項補助等6萬余元,圍繞學業輔導、心理關懷、生活幫扶、就業引路等方面為300余人次提供專項支持。組織實施“托舉計劃”,助力受助學生成長成才。學校積極對接校內外資源,全額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學業提升、社會實踐和綜合素質培訓項目,特別是獎勵資助學習成績優異、科研成績突出、綜合表現優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和境內外訪學活動,已全額資助1名學生赴美國實習、16名學生赴新加坡、澳門、香港等地訪學。

聚焦“獲得感”,在資助育人上下功夫。該校將價值引領融入資助育人全過程,積極引導受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努力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持續性開展誠信教育,精心組織“誠信教育主題月”系列活動,著力培養學生法律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契約精神。常態化開展感恩教育,制定《西安工業大學受助學生參加義務勞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實施辦法(試行)》,鼓勵受助學生自覺參加相應的義務勞動或公益服務活動。多樣化開展勵志教育,編印獲獎學生風采錄、聘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組織“自強之星”評選并組織校院兩級宣講會,講好西工資助故事,用身邊的榜樣激勵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創新開展“四個一”育人活動,力爭讓每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都能有機會參加一場走心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領取一本暖心的內涵好書、觀看一部燃心的勵志電影、獲得一次有益的技能培訓,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收獲成長。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