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大學讓青年學子在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的宣講、活動、實踐中武裝頭腦、增長知識、提升素養,不斷增進青年學子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引領學 強化理論武裝

陜科大共有3800余名學生黨員,15813名共青團員。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思政工作,5月以來,陜科大校領導紛紛站上講臺,結合高等教育形勢講、結合學校實際講、用青年“聽得懂”的話語講,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青年心坎上,傾注熱忱做青年學子的知心人、引路人。

6月1日,陜科大輕工學院報告廳傳來陣陣掌聲。校黨委書記姚書志正在為青年師生講授題為《奮力追趕 敢于超越 譜寫輕工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專題黨課,與青年黨員一起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6月15日,校長李志健為學校綠色無機材料創新團隊師生講專題黨課,教導青年師生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持續用力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其他校領導和二級學院領導也圍繞專題開講。學校機電工程學院2021級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楊思瑤說:“院黨委書記帶領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校‘易班優客’線上學習平臺也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學習資料。支部黨員一起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大家受益匪淺?!?/p>

創新學 凸顯真信真懂

課堂課外,系統深入;線上線下,創新形式。為了讓青年學子對黨的創新理論真學、真信、真懂,學校各單位、各學院利用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安排學習,創新載體、豐富資源、講求實效,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為了給青年提供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學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開辟網絡理論宣講專欄,設立了“永當開路先鋒 爭當事業闖將”“永遠保持追求進步的青年特質”“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三大主題,制作“沿著總書記足跡看變化悟思想”等交互體驗小程序,吸引全省60余萬名師生參與學習,平臺瀏覽量近百萬次,還創建了“VR虛擬思政課堂”,開發“網上重走長征路”“紅色祖國”等適宜網絡傳播的可視化思政素材庫,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直觀學習中深刻領悟黨的創新理論。

線下“第二課堂”學習同樣豐富多彩。5月21日,學校設計與藝術學院小劇場傳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洪亮歌聲,100余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舉辦了一場入黨宣誓儀式。舞臺上他們“化身”李大釗、陳延年、趙紉蘭等紅色革命人物,在紅色革命情景舞臺劇的演繹中,與革命先烈隔空對話。飾演李大釗的學生黨員周鑫在表演中幾度落淚:“李大釗先生100多年前就給出了自己對青春的價值認知。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p>

4月16日,在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舉辦的“青春筑夢二十大 團結奮斗向未來”學生微宣講展示活動中,陜科大研究生黨員王亞男的宣講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她也因此入選全省高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生宣講隊。她說:“作為一名傳媒領域的研究生,我要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用筆尖記錄時代,用鏡頭見證發展,用話筒傳播中國聲音,把紅色故事傳進千家萬戶?!?/p>

實干學 亮出青春答卷

近年來,陜科大青年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扎根基層作貢獻,把青春熱血融入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光榮使命,擔負起新時代新征程黨賦予的使命任務,在砥礪奮進中交出了自己的青春答卷。

“初到馬邊,有一天偶遇路邊賣水果的老爺爺,得知我們是從西安過來支教的老師后,他緩慢而堅定地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我意識到,決不能辜負馬邊人民對支教老師的信任和期許?!边@是陜科大赴四川馬邊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丹妮支教日記中的一段話。

10年來,這支隊伍共組織9屆共56名青年志愿者赴邊遠地區支教扶貧,帶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熱忱,他們累計服務時間超過20萬小時,服務覆蓋人數超過4000人,于2023年3月榮獲陜西省2022年度“優秀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獎。

今年“五四”青年節后,陜科大學生中掀起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回信精神的熱潮。5月25日,在陜西省科技小院“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經驗交流座談會上,學校食品學院劉寧教授帶領研究生馮玉琪介紹了陜科大眉縣獼猴桃科技小院、三原蘋果科技小院、柞水木耳科技小院的建設情況。馮玉琪說:“科技小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讓我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實踐,既豐富了研究生的理論知識,又將食品科學的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一線。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社會實踐中‘自找苦吃’,在服務‘三農’中作貢獻、長才干,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p>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