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油氣滲流力學教師團隊” | 第二批陜西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發布時間:2023-07-25 10:57:3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團隊由“全國模范教師”陳軍斌教授在陜西省教學團隊“油氣流動力學教學團隊”基礎上組建。
陳軍斌為我校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陜西省油氣井及儲層滲流與巖石力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東北石油大學“提高油氣采收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首批“特支計劃”教學名師、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陜西省優秀教師。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獲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獲陜西省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一套(3冊)、行業特色教材5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陜西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新工科建設與實踐項目1項、陜西省教學研究與改革重點項目2項。排名第一獲陜西省發明專利二等獎1項,排名第三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所負責的“滲流力學”課程獲批國家級和陜西省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陜西省在線開放課程、陜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團隊堅持以“建設國內外油氣滲流力學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教師團隊”為奮斗目標,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在師德師風方面,團隊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的重要論述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將“課程思政”與教書育人緊密結合,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統一,幫助學生堅定人生理想,塑造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8名團隊成員先后參加學校依托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的研究生導師師德師風與綜合素養提升研修班,極大提升了自身師德師風與教育教學綜合素養。先后獲陜西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陜西省科技新星、校級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員等稱號12人次。
在教育教學方面,團隊堅持“思政激勵課程學習、思政輔助課程學習、思政引領課程學習”的教學理念。主持教育部新工科項目、陜西省新工科和新文科項目3項。“滲流力學”課程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和陜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團隊建成了國內唯一的油氣滲流力學課程系列教材,包括“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油氣滲流力學(中文、英文)》《油氣滲流力學學習指導》和《油氣滲流力學(英漢對照?富媒體)》《滲流力學與滲流物理》《Mechanics of Oil and Gas Flow in Porous Media》等5部行業規劃教材,以及《油氣滲流力學》網絡教材,先后獲陜西省優秀教材特等獎和一等獎。
在科研創新方面,團隊成員聚焦石油工程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在石油工程領域復雜問題和非常規致密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等難題開展研究。近5年,獲教育部、陜西省、行業協會等各級、各類科技獎項13項;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1項,陜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
團隊關于天然氣開采、致密油靶向精準調控、頁巖油開發、稠油尾礦高溫火驅等研究成果,通過協同創新和油氣企業技術合作攻關,累計主持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項目60余項,總經費超3100萬元,間接產生經濟效益超35億元。實現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
在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團隊立足陜西,面向全國。以支持陜西油氣資源開發為首要目標,以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為研究對象,致力于低滲透油氣田開發。為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的高效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助力長慶油田年產6500萬噸和延長油田年產1500萬噸。
團隊每年協助學校主辦油氣田勘探與開發國際會議和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至今已連續舉辦15年,特邀兩院院士大會報告60余次,境外參會人員超400人,形成了國際影響力深遠的系列主題國際會議。為國內各油田企業累計培訓技術骨干600余人,支撐了企業的人才培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