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果樹病蟲害防控教師團隊|第二批陜西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發布時間:2023-07-24 17:24:0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黃麗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陜西省師德標兵、陜西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修身正己、立德樹人
始終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堅持修身力范,為國育才的大局觀,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在實驗臺前潛心科研,在田間地頭轉化成果,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干真事業,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注重課程思政的引領作用,創建了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育身邊人”為核心的 “大思政”育人模式,提升“思想教育”+“專業教育”的整體育人成效,獲批陜西省五四青年獎章集體。團隊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名師團隊,成員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陜西省教學名師等,獲評全國優秀教師、霍英東青年教師獎、陜西省師德標兵等稱號。
秉持匠心、躬耕教育
團隊創新了“因人、因地、因病”施教的教學理念,靈活應用問題導向型、案例型等教學方法,形成了“教師與技術員、教學與科研、課堂與田間、虛擬與現實、中文與英文”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構建了線上線下、內容豐富、虛實結合的各類教學資源庫,將學科前沿和研究最新成果充分融進教學。團隊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特色專業、社會服務的實踐育人,積極探索“本研貫通,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建成了首個“國家級植物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搭建了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試驗示范站+國際化中心等育人大平臺。團隊建立了以1個本學科責任導師+1個產業導師+N個相關學科專業指導教師組建的“1+1+N”導師機制,通過教-研-產-學-訓多渠道助力研究生培養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指導研究生獲各類獎學金及榮譽90余人次,導大學生獲全國科技創新類競賽獎勵6項,其它獎勵20余項。建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公示完),省部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共3項。
追求卓越、創新技術
團隊始終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農業發展需求和農民需求,以基礎研究為支撐,以技術研發為突破,以應用推廣為抓手,在制約果業健康發展的蘋果樹腐爛病、食心蟲、獼猴桃潰瘍病、果樹病毒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主持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 闡明了果樹重大病蟲害致災規律及內在機理,研發了多項防控關鍵技術及產品,創新了以植物健康管理為核心的“肥藥耦合增效”技術體系。在PNAS、New Phytologist等發表一系列高水平論文,引領了蘋果病蟲害防控等領域國際研究前沿。創建的蘋果樹腐爛病防控新技術體系和獼猴桃潰瘍病“三位一體”綠色防控新技術體系覆蓋全國70%果區,平均防效超85%,提升了病害防控整體水平,破解了長期困擾的病蟲害防控難題,保障了我國果品安全、生態安全,為果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主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一等獎2項,參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為保障我國果品安全和生態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服務三農、助力果業
依托學校建設的蘋果和獼猴桃試驗示范站,將研發的國際領先的果樹病害高效防控等技術示范推廣。研發的獼猴桃潰瘍病高效防控技術體系入選農業農村部2021年全國農業主推技術和2021年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現代農林領域十大先導技術。牽頭制定行業標準8件,向中國工程院、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提交相關建議報告5份。團隊成員先后有10余人次任陜西省獼猴桃產業體系崗位專家、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陜西省科技特派員等,在全國蘋果和獼猴桃主產區開展示范推廣與技術服務,廣泛利用現場指導、網絡直播、拍攝電視專題片、各類室內和田間培訓會、發放技術手冊等方式開展病害高效防控技術培訓,拍攝電視專題片、視頻公開課8部,編著科普資料30余冊,受益果農年均10余萬人次,極大地促進了技術的落地生效,為果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奉獻智慧和力量。
守正創新、傳承發展
團隊注重中青年人才培養,既遵循團隊發展又兼顧個人興趣,通過傳-幫-帶,從調配研究生、促進國際化交流、鼓勵科研創新、關心思想生活多方位搭建發展平臺,助力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長。團隊獲陜西省五四青年獎章集體,團隊成員孫麗英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馮浩入選農業農村部神農青年英才、陜西省科技新星、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杰出人才等,形成了國家級名師領銜,中青年杰出人才為骨干的具有國際化視野、學科交叉互補、老中青梯隊合理的教師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