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偉政,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國際工程技術學會會士、中國微/納米技術學會會士、常務理事及微納執行器與微系統分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及微/納制造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苑偉政教授是我國微機電系統(MEMS)領域的開拓者,1992年留法期間就開始了MEMS研究,30年來一直致力于自主發展MEMS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排名1、1、2)、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排名1);在本領域頂級期刊發表論文286篇,出版MEMS專著3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0件;將新興學科成果成功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3個國家重大專項、16個重點(型號)工程。

20230724172143242-30-b8540.jpg_scale.jpg

西北工業大學“MEMS芯片與智能微系統教師團隊”在四個面向的指引下,緊密結合西工大“三航”特色,在航空航天特種MEMS芯片制造、微納慣性敏感機理與器件、先進流動測控等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團隊開發出國際上首個流體壁面剪應力測試儀。為表征燃燒流場時/頻變化特征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燒不爛、吹不散、辨得清”,支撐新型飛行器研制。團隊研制了世界上首個仿秦嶺箭竹葉微納結構疏冰蒙皮并成功裝備某型無人機超百架。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團隊提出了基于模態局部化的新型傳感機理,研制出世界第一個模態局部化諧振式加速度計,先后四次獲得MEMS領域頂級會議IEEE MEMS和Transducers的最佳論文獎和最佳論文提名獎。

面向經濟主戰場,團隊研制了高性能靜電驅動式二維微掃描振鏡,為寬視場、大景深目標的快速三維建模提供關鍵核心器件,在深度相機、激光雷達、激光打印機等領域海內外用戶超百家,銷售200余萬只。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團隊研制了世界上體積最小的全自動航天員血細胞計數儀,只需在指尖取一滴血液即可輔助航天員診斷細菌感染、自身免疫、輻射損傷等病癥,為研究密閉環境下人體免疫功能變化提供了寶貴的實驗數據。

團隊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全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團隊將一流科研平臺投入教學,提出并建立了“設計一顆芯片、制造一顆芯片、應用一顆芯片”的課程體系,讓本科生就有機會進入超凈間親手完成一顆MEMS芯片的設計、制造和測試。團隊培養的研究生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項、大中華區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5項;獲本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EEE MEMS最佳論文獎,實現了中國人在該獎項上0的突破,并連續8年獲得MEMS領域國際頂級會議優秀論文獎。團隊成果“創建微納新興交叉學科平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團隊積極響應國務院提出的“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本科生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世界名校深造,深造率超過80%。培養的研究生獲2022年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校主賽道金獎、2021年國際大學生iCAN創新創業大賽全球冠軍。博士生夏長峰創辦“西安知微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博士生金新航創辦“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

團隊發揮“以才育才、以才引才”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生態循環。團隊以MEMS芯片技術為核心,以面向航空航天應用的智能微系統技術為牽引,建成MEMS芯片與智能微系統技術教師團隊,現有國家級領軍人才6人,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近5年團隊培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級領軍人才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3人、歐盟瑪麗居里學者1人等。

責任編輯:胡晉瑜